1. 首页
  2. 美容护肤

假货横行质量问题频现 警惕美容仪消费“陷阱”

假货横行质量问题频现 警惕美容仪消费“陷阱”

假货横行质量问题频现 警惕美容仪消费“陷阱”

  目前市面上的美容仪品种繁多、形态不一,很难统一标准。

  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当下,国内美容仪市场迎来了较好的发展机遇,主流产品不断增长的同时,针对不同需求的细分品类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从补水到抗皱、瘦脸等各类功效层出不穷。但在光鲜的市场现象背后,却也有着入局门槛低、市面上假货泛滥以及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消费者在选购该类产品时还应持谨慎态度,避免因盲目跟风掉入“陷阱”。

  爆款常断货 消费者青睐国外品牌

  国内消费者对于智能科技的信赖以及购买能力正在不断提升,企业和品牌也纷纷将目光移至美容仪这一领域,日趋细分化和差异化的趋势也延续着化妆品的发展轨迹,在市场中掀起了新的风潮。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美容仪大致分为五种:利用电动马达达到高频振动效果的振动类、使用不同长短的波段光线疗愈肌肤的光学类、通过控制温度塑造线条的射频热能类、采用微电流技术紧致肌肤的电流类以及通过水蒸气渗透达到美容效果的熏蒸类。

  其中,熏蒸类产品属于美容仪中较为初级的领域,也是很多品牌最早涉猎的方面,多用于蒸脸器,飞利浦Philips、松下Panasonic等电子品牌旗下都推出过该类产品,价格也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而洁面类的美容仪则主要通过微振按摩和流体动力展现清洁的效果,畅销品牌Clarisonic科莱丽的计时提醒功能和Foreo婓珞尔的硅胶材质都深受消费者欢迎。随着电商全球化的发展,很多国外品牌的美容仪大量进入到国内消费市场,有些热门款式甚至出现了断货的情况。与国外品牌如火如荼的发展相对的,国产品牌的市场现状略显冷清,结构美学护肤专家马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指出,虽然近两年来美博会上频频有国产的美容仪器亮相,但大都停留在模仿阶段,往往也不具有核心的技术,大都为了博眼球。

  假冒产品成隐患 难逃质量抽检关

  美容仪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市场,以ReFa黎珐为例,通过将与人体电流性质极为相似的微电流与铂金镀层滚轮相结合,在国内销售以来受到众多爱美人士的追捧,在国企上班的孙小姐便是其中一位。她告诉记者,选择购买这类产品主要是看中它提拉紧致的功能以及方便使用的特点。“平时工作比较忙,总是疏于对皮肤的护理,于是便在同事的推荐下购买了此款商品,每天晚上睡觉前用它按摩既省时又有仪式感,虽说价格并不低,但坚持使用下来面部的松弛感确实有减弱。”

  但过快的市场发展往往存在着诸多隐患,随着海淘、代购等方式的兴起,产品的销售和流通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没有经过安全性和有效性验证的假冒产品也得以流入国内市场,并在市面上横行。ReFa黎珐母公司MTG官网就曾多次指出“发现与ReFa产品外形极为相似的仿冒品,不仅仿制了产品外形,同时还高精度仿制了外包装、说明书及配件”,同时还表示,如果消费者使用了这些假冒伪劣产品,很有可能因金属过敏对面部肌肤造成伤害。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假货乱象屡禁不止不仅会降低品牌形象、导致失去潜在市场,消费者也承担着低劣质量产品对健康带来的隐患,同时面临维权难的困境。不难看出,在产品受到欢迎的同时,加强对流通渠道的管控、维护消费者权益成为了品牌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今年6月,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官网发布2017年广东省皮肤及毛发护理器具产品质量“双随机”专项监督抽查结果的公告。信息显示,在此次抽查的58家企业生产的60批次皮肤及毛发护理器具产品中,有11家企业生产的11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18.3%。涵盖蒸脸器、电吹风、卷发器等品类,涉及俞兆林、小霸王、金美莱等多个品牌。

  值得关注的是,在不合格产品名单中,标称生产企业为深圳市臻美亚太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纳米离子冷热双喷蒸脸器,以及由中山市歌信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俞兆林加湿器(香薰美白蒸脸器)均因输入功率和电流不合格而登上“黑榜”。记者了解到,输入功率和电流是质量安全标准中的基本指标,输入功率过高、电流过大的产品在使用中易产生过载情况,长期使用甚至会导致绝缘老化、引发短路,而输入功率过低、电流过小则会影响产品使用性能。

以上内容来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华保健网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管理员予以删除!邮箱:zhbjw@qq.com



联系我们

zhbjw@qq.com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