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健康饮食

肿瘤专家澄清10个癌症真相,情绪差、爱染发的人可长点心吧

在这个谈癌色变的年代,癌症话题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不经意间就能引爆人们脆弱的神经。“手机致癌”“癌症会传染”“手术会让癌细胞扩散”等越来越多的言论在网络发酵传播,由于无法辨明真假,常让一些人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恐慌。

1、患上癌症等于判死刑吗?

在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癌症死亡率一直下降。目前,所有癌症5年生存率约为67%。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甲状腺癌的5年生存率均已超过90%。

一个人患癌后到底能活多久,取决于许多因素,比如癌症发展得缓慢还是快速、癌细胞在体内的传播程度、是否接受有效治疗,以及人的整体健康状况等。

中国国家癌症中心近日公布的《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指出,过去十余年,中国癌症生存率呈上升趋势,5年生存率约为40.5%,但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做好消化系统肿瘤防治工作对我国至关重要。另外,我国癌症患者早诊早治率低、晚期病例多且存在诊治不规范的问题,需重点解决。

2、情绪消极的人更易患癌吗?

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患癌风险有关。作为癌症患者,有时感到悲伤气馁,有时又会积极乐观,都是正常的。不过,尽量还是保持积极的态度,多与亲朋交流、勤于运动锻炼,有助于更好地对抗病魔。

坏心态致癌”虽然还没足够证据,但“好心态利于健康”没有争议,好心态是保护免疫力的重要因素。做一个开朗、豁达的人,免疫功能会更好。偶尔着急、生气需要修身养性,尽快走出消极情绪。友善的言语、温暖的举动利于自己和周围人保持健康,而心肠不好、喜欢害人的人,免疫功能不会好,就容易得病。

3、高糖饮食增加患癌风险吗?

高糖饮食可能导致体重过度增加,肥胖则会增加一些癌症的风险。对癌症患者来说,没有研究表明,“吃糖会使癌症病情恶化”或“不吃糖肿瘤就会缩小”。

由于肿瘤患者常伴有代谢异常,临床上,大部分肿瘤营养专家建议,肿瘤患者应少吃精制糖或添加糖(人为加入到食品中的糖类)。身体所需能量应主要来自天然食物所提供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恶性肿瘤患者膳食指导》明确建议要限制精制糖。

从预防慢性病的角度考虑,普通人群也要控制“添加糖”的摄入,具体做法是:减少糖果、糕点等含添加糖较多食品的摄入频率;在家烹饪时少放糖,外出就餐时少点糖醋排骨等含糖较多的菜肴。

4、人工甜味剂致癌吗?

人工甜味剂的甜度比蔗糖高10倍至数百倍,但没有热量,常用于加工食品中。目前没有发现糖精、甜蜜素、安赛蜜、阿斯巴甜、三氯蔗糖致癌的证据。除了甜蜜素外,上述人工甜味剂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在美销售。人工甜味剂虽不致癌,但对身体也没什么好处,加工食品最好控制摄入。

5、癌症会传染吗?

癌症不是能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唯一可能“传染”癌症的情况是器官移植。如果器官来自癌症患者,接受移植的人患上与移植相关癌症的风险就会增加。然而,这一风险极低,每1万例器官移植中大约只有两例。医生会格外注意,避免使用来自癌症患者的器官。

一些癌症和病毒、细菌息息相关,比如人乳头瘤病毒(HPV)可能导致宫颈癌,幽门螺杆菌可能诱发胃癌。虽然这些病毒和细菌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它们造成的癌症不会传染。目前HPV疫苗已在我国上市,建议适龄女性主动接种,可有效预防宫颈癌。若想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鼓励分餐,或用公筷、公勺盛饭夹菜,碗筷注意消毒。

6、手术或肿瘤活检会使癌细胞扩散吗?

手术导致癌症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可能性极低。外科医生在手术或活检时,会采用诸多措施防止癌细胞扩散,比如针对每个区域使用不同的手术工具。另外,肿瘤在手术或活检时暴露于空气中,不会使肿瘤长得更快,或导致癌细胞扩散。手术后癌症转移或复发是疾病本身原因,患癌是否需要手术、做何种手术,应由专科医生决定,经患者同意。

7、手机和通电的电线致癌吗?

目前完成的研究没有证明,手机和通电的电线致癌。癌症由基因突变引起,手机发出的低频辐射不会损害基因。通电的电线会发出电能和磁能,电能会被屏蔽或削弱,磁能也是低频辐射,不会损害基因。

8、草药能治愈癌症吗?

尽管一些研究表明,作为替代或补充疗法,服用草药可能有助于癌症患者应对治疗中的副作用,但没有一种草药能有效治疗癌症。事实上,在肿瘤科,患者化疗的同时,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吃中药的病人比不吃的强很多。化疗结束后,继续吃中药,癌症复发率降低了。美国对中医治疗一概否定有失公允。

9、家里有人患癌,我也跑不掉吗?

癌症是由组织基因突变引起的,只有5%~10%是由父母遗传的有害突变基因引起的。

以上内容来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华保健网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管理员予以删除!邮箱:zhbjw@qq.com



联系我们

zhbjw@qq.com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