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导师帮“砍价” 消费者花60万掉入微整形陷阱
便民快递柜变身收费保管箱,快递员不再送货上门;长租公寓运营商缺乏监管,消费者租金被挪用;这些个案成为广州市消委会系统发布的2018年消费痛点。昨日,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2018年处理投诉工作情况通报(下文简称“通报”):广州市消委会系统2018年共接收消费者投诉12 .38万件,成功调解9 .02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122 .24万元。
黄埔、从化、增城等新城区
房地产销售等成为投诉热点
广州2018年消费者投诉有哪些特点?“通报”称,投诉量前3位的商品类别为日用百货类、家用电子电器类、交通工具类。服务类投诉占投诉总量的62.1%。其中,互联网服务、生活服务、电信服务,排在服务类投诉量前三位。互联网投诉纠纷,主要集中在家庭宽带接入方面。消费者反映的主要问题,包括宽带断网得不到有效处理、网速远低于商家承诺、服务到期自动续费和不按承诺提供宽带的迁移服务等。
从各区消委会的受理投诉量来看,排在前五位的依次为天河区、白云区、海珠区、番禺区和越秀区,共占全市消委系统年受理量的61.2%。“通报”显示,2018年广州区域的消费投诉,在新旧城区消费者的投诉热点也存在差异。其中,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等老城区,消费者投诉相对集中在预付卡退费(如健身、美容美发、送水等),购买或者使用保健产品(器材),网上预订酒店,网约汽车等纠纷。以黄埔区、从化区、增城区为代表的新城区,消费者投诉相对集中在小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如学校、电梯、停车场),房地产销售,家庭装饰装修工程服务,汽车销售服务和维修保养,贷款购买手机,网购机票及退改签服务,宽带升级改造等领域产生的纠纷。
穗澳消费纠纷网络调解
广州现场正式启用
广州市消委会副主任张开仕介绍,广州市2019年“3.15”活动将设置11个会场,分别在越秀、天河等辖区的繁华商业街或广场开展宣传咨询活动。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大型企业将参加现场活动,接受消费咨询,受理消费投诉和举报。设置“典型案例展区”,解读典型消费维权案例或普及消费维权法律法规。部分会场还会设置“真假商品鉴别台”,为市民提供有关商品鉴别知识和技巧。
粤港澳大湾区时代,穗澳两地消委会加强消费维权跨境合作。据介绍,从3月13日下午开始,穗澳消费纠纷网络调解广州现场将正式启用。广州消费者在澳门消费,其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向任何一方消委会投诉。消费者选择向广州消委会投诉的,广州市消委会将予以优先处理,并及时将相关情况告知澳门消委会。消费地在澳门的,相关投诉按照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进行处理。为便利广州消费者出席调解会议以及仲裁审理程序,广州市消委会设立穗澳消费纠纷网络调解广州现场(独立房间,配套摄像头和即时通讯软件等电脑设备),让消费者在广州通过远程视频参与调解会议以及仲裁审理程序。
典型案例
1 微整形陷阱
消费者被忽悠花60万“整脸”
丁女士最近在工作和生活上都接连遭遇挫折,情绪低落的她参加了一个心灵工作坊。当她向心理学张导师提及自己填充玻尿酸导致面部不自然的烦恼时,这位心理学导师(是广州市美丽田园美容美发发展有限公司,现更名为广州百缔中天美容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自称长期在一家机构进行微整形,效果非常好,价格只需6.9万元。出于对导师的信任,丁女士在其带领下去到绮美医疗美容门诊部(挂牌显示)准备接受“剥离”手术。一位曹姓美容顾问为丁女士定制了整脸“剥离”的方案,报价168万元。丁女士着实吓了一跳,明确表示不愿意做。
这时心理学导师表示为其先垫付款项,并以朋友身份为其争取到更大折扣的优惠。丁女士最终选择缩小手术范围,以60万元的价格仅对法令纹和两颊的玻尿酸进行了剥离。事后丁女士发现刷卡单上的收款方是“广州市美丽田园”,接待方是“绮美”,而手术方是“博妍医疗门诊部”(地址在先烈中路76号二楼,并怀疑该场所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才惊觉该心理学导师是在利用心理治疗过程中的便利,对其进行欺诈。最后,因当事人双方争议过大,无法达成一致,广州消委会已指引消费者依据《消法》通过其他途径维权。
消委会:遏制此类欺诈侵权事件
以上内容来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华保健网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管理员予以删除!邮箱:zhbj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