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门户网站 兴安盟 2019年兴安盟(4)
事业发展进步,方向至关重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盟委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作出了契合全盟发展实际的“五区”建设工作部署;市委立足全局、积极对标,扛起“走在前、做表率”的责任担当,把传承红色基因、引领绿色发展作为强市之本、发展之基。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把“五区”创建作为一以贯之的行动自觉。
在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上彰显红城风采,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围绕“三山两河一湿地”,加大生态建设与修复力度,积极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在建设绿色发展引领区上跑出红城速度,围绕“两袋米”“两头牛”和全域旅游,强招商、抓项目、壮产业,着力建设国家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加工输出基地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在建设乡村振兴样板区上展现红城作为,围绕城郊型精准高效、休闲观光发展定位,集中力量打造特色鲜明的花乡小镇、田园小镇、民俗小镇等美丽乡村示范点,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在建设民族团结模范区上体现红城担当,践行守望相助理念,增强中心城市服务功能,提高承载能力,放开落户限制,让全盟各族人民共享优质社会服务资源,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在建设从严治党阳光区上谱写红城篇章,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主体责任,履行“一岗双责”,牢记为民宗旨,切实提高政府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根据上述思路,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0%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000人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全力做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打赢攻坚战役,奋力跨越发展关口
咬定目标不放松,巩固成果不懈怠,针对突出问题,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聚精会神、全力以赴打好三大攻坚战。
突出防控重点风险。按照“三个既要、三个也要”要求,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全面提高防控能力。把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摆在首位,积极争取中央限额内债务规模,严格政府性债务全口径预算管理,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有序化解存量。执行政府债务限额管理,确保新上政府投资项目落得实、背得起,严格控制增量。强化税源分析和税收征管,实现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面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资产,加快城投公司市场化转型,推动国有资本做优做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思想,优化支出结构,优先保障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资金需求。严厉打击各类金融违法行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认真落实中央扶贫专项巡视反馈意见,实施“清零达标”专项行动,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年内减贫333人。夯实贫困户到户产业基础,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密切户企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设立大型商超扶贫销售专柜、与“快手”平台合作等方式,解决销售难题,补齐产业扶贫短板。实施嘎查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19个,进一步改善易地移民搬迁户生产生活条件,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深化“双扶双长”,全面推行“积分制”,完成网络扶贫基础工程,补齐内生动力短板。加强扶贫资金监管,加大项目实施和资金拨付力度,杜绝扶贫资金滞留,补齐资金使用管理短板。严格落实“三张网、两挂车”政策,确保精准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做到应助尽助、应补尽补。
持续强化污染防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盯国家和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完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泥处置、垃圾填埋场封场、水源地保护等环保整改项目,积极回应百姓对美好环境的期待。完成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推进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治理工程14个,严格环境执法,推动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实施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建设,加快洮儿河、阿木古郎河等水利工程建设,以河长制推动河常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严控化肥农药使用量,合理处置畜禽粪便、农田残膜等废弃物,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扎实推进重点区域绿化,狠抓森林草原防火,实行全年全时段禁牧,严禁焚烧秸秆、非法开荒、非法渔猎,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和湿地管护力度,保护区域生态安全,全力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
二、推进动能转换,加快提升发展质量
认真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全方位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