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变聪明”停药就萎靡 神奇药其实是兴奋剂(2)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饮食 > 正文

吃完“变聪明”停药就萎靡 神奇药其实是兴奋剂(2)

2019-03-11 05:32 作者:admin

利他林是治疗注意缺陷多种障碍症的药物,只能通过兴奋中枢来提高注意力,不能增进人的记忆力和分析能力,“除了用于儿童多动症治疗,医生不会给成人开这种药,副作用很大”。

阿得拉是一种含有苯丙胺的药物,有冰毒的成分,这款药物也是作为治疗注意缺陷多种障碍症的辅助用药上市,但考虑到具有较高的成瘾性,且具有易制毒的特征,我国尚未批准上市。

苯丙胺属于一类管制精神类药物,不可私自购买。

莫达非尼是一种觉醒促进剂。它可以缩短睡眠时间,延长觉醒时间,从而延长了学习、工作时间,主要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病,在军事领域也有所使用,比如一些需要长期清醒的岗位。

  叶励超表示,这些属于中枢神经兴奋药,有严格的适应症,是受严格管制的药物,医生都要很谨慎使用,轻易自行服用副作用很大,常见的有失眠、焦虑、头痛、头晕、焦躁不安等,如果长期使用还可以导致情绪不稳、抑郁、狂躁、焦虑等精神症状,“没有控制好用量,很容易造成药物成瘾,出现幻觉、行为异常等”。

【提醒】

“聪明药”副作用大 乱服用是饮鸩止渴

  叶励超表示,门诊中,常会有家长来咨询,说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注意力不集中,看能不能开些药给孩子吃,让他们能更专注学习。

  “很多学生过来,多说自己头晕、头痛,睡不着觉。” 叶励超说,一般患者在未发现有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更多是心理层面的原因,这时候多不需用药,更重要的是心理疏导。

  门诊中,很多来就诊的学生是因压力大产生焦虑,导致无法专注于学习、记忆力下降。对此可以引导学生转移注意力,通过寻找兴趣点来释放压力。当然也有一些学生是本身注意力就没有放在学习上,比如心思都放在网络游戏上等。

  很多家长也会热衷于给孩子选择补脑益智的保健药,称能改善记忆力,提高智力。对此叶励超也表示,大部分孩子智力是没有问题的,记忆力更是这样。所谓的保健品,对于家长更多是心理安慰,有的无非是辅助身体能量和营养,让人感觉更精神一点,本质上不会有益智功能。

  “靠药物是造不出天才的。”叶励超提醒,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服药会有很多副作用,保健品也不要随意服用,家长不要饮鸩止渴。

【观点】

老师:吃药替代不了家长陪伴

  泉州市区执教20多年的倪老师表示,不光这类“聪明药”,一些家长也会接触一些益智保健产品。此前一名家长就向他坦言,因给女儿买的一款用来帮助学习的保健品含有激素,女儿服用后生理期紊乱。

  “如今很多家长对孩子期望太高,结果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倪老师说,孩子上初中以后,很多家长已无法辅导学业,但还想给孩子创造各种条件,比如报各种培训辅导班、给孩子买各种补脑品,这样反倒让很多孩子无所适从。

  “学生需要的是学业指导,学什么、怎么学、有什么学习技巧。”倪老师说,家长的过度关注,使得学生学习成绩提升幅度不大,学生又容易焦虑,甚至厌学,就有学生甚至出现轻度抑郁症。所以,家长首先要尊重和相信老师和学校,在学业上家长不要越俎代庖,重要的是陪伴孩子,鼓励孩子,帮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三观。

家长:吃药不如养好学习习惯

  市区一名高一学生的家长花女士对让孩子吃“聪明药”感到难以置信,她一向反对给孩子服用各种保健品。只要孩子有好的学习态度,有努力,有进步,家长就要鼓励,不要轻信用“聪明药”“一步登天”。

  她说,现在孩子的学业压力确实很大,太过于疲倦也可能出现学习倦怠,但应该在三餐上做文章,让孩子通过食物摄入丰富营养,自然能补充脑力和体力。而最重要的,是要从小就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是受用一生的,从而孩子自会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

  花女士的女儿在初中时学习名列前茅,还曾被评为福建省“最美中学生”。她认为,对待孩子学习家长不要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在了解孩子优缺点后有的放矢地引导,“我女儿升入高中后成绩一直处于中等,但家长不能急,急了孩子压力就大。”

【专家】

家长正视自己焦虑 才能让孩子不焦虑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