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患者请收好这份春节健康指南(2)
值得一提的是,医生对于“过年不吃药,吃药不吉利”的习俗深恶痛绝,尤其是部分老年人,对这些所谓的“吉利”很在意,最后遭殃的很可能是自己和亲人。
医生特别提醒,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切莫为了“图吉利”而擅自停药,这种做法非常危险。春节期间有别日常的情绪、睡眠,很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复发。
对于血压严重的患者而言,经常自备降压药可以很好地避免血压突发性升高,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饭前饭后规律性地使用降糖药物,也是控制血糖的不二之选。
消化系统疾病: 宁可少吃一口,不让肠胃难受
春节饮食的特点是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很难消化吸收,结果胃肠道负担过重,轻则感觉饱胀不适,重则导致胃肠炎、胰腺炎、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也会助长肥胖、糖尿病、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痛风、肿瘤等某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医生说,春节期间切记要控制大鱼大肉的量,动物性食物每餐摄入接近个人一个巴掌大小或者一个网球大小的量就足够了。聚餐时先吃一定的主食垫底,或者依照平时的习惯一口主食一口辅食搭配着吃,或者宴会中间还可以穿插适量的芋头、山药、地瓜等薯类,代替一定量的主食,既能体现食物多样化的原则,又控制了能量和鸡鸭鱼肉的量。
要增加蔬菜的品种和数量,除了冬季主打的大白菜、萝卜外,深色蔬菜是非常好的选择,比如芹菜、小白菜、菠菜、胡萝卜、香菇、海带等。
总而言之,每餐吃到七八成饱,宁可少吃一口,不让胃肠难受。
异物卡喉:
别让“土办法”造成二次伤害
佳节聚餐,一定是边吃边喝边聊。但是,谈笑风生期间,容易发生误吞误咽,苦不堪言。
常见的异物有鱼刺、锐利的鸡骨和排骨等,这些异物常嵌顿在咽喉部,不上不下,若滞留时间过长,便会引起感染,轻者局部疼痛,重则感染扩散,若嵌滞过深,时间过久,还有可能穿透食管壁。
所以,边吃边聊时需要提防异物卡喉,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要慌张,切记不要使用强吞馒头、米饭等“土办法”,以免将异物带入更深处,还可能损伤颈部的重要结构,增加处理难度。盲目喝醋也不可取,仅仅依靠喝醋时那几秒钟的时间,不足以软化鱼刺,而且大量的醋还会刺激咽部黏膜加重咽反射,给后续诊疗带来麻烦。
另外,过年家家都会备有很多零食,特别是果冻、坚果等,于老年人及小孩而言,都属硬物卡喉引起窒息的高危食品,尤其需要注意。
传染性疾病:
避免劳累,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新春佳节将至,节日期间,走亲访友,外出旅行,人员流动增加,各种传染病的感染风险显著提高,因此,杭州市疾控中心提醒,假期尤其要注意个人健康安全,避免被疾病传染,过个祥和、幸福的春节。
专家表示,春运期间前往人流密集场所、乘坐密闭交通工具,注意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假期聚餐、在外就餐机会增加,注意预防感染性腹泻、食物中毒等事件发生;假期出境旅行,应注意登革热、寨卡病毒等蚊媒传染病预防。
建议市民朋友们外出旅游、访友时,要多穿衣,注意保暖。抵抗力差或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要避免到空气不流通、人群密集的场所群。保证充足而良好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增强抵抗力。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密切接触发热伴咳嗽、咽痛、流涕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人员。
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表现,应戴上口罩,及时就医,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等流感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