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红楼梦神作业” 学生:这样的作业不嫌多(2)
刘玥彤回忆,这些问题包括:贾宝玉、神瑛侍者、补天顽石和通灵宝玉之间的关系是‘两两相对’还是‘四位一体’?林黛玉的家产都到哪里去了?林黛玉为什么看起来这么穷?《红楼梦》中的人物年龄都是多大?《红楼梦》中总共写了多少人物?如何进行统计等等,引起了同学们强烈的研究热情和讨论兴趣。“大家读得多、学得乐、爱得深,挖掘出更深入的学术方法,逐渐培养起对问题的多元化思考角度。”
学生的思想火花让课堂烂漫成烟花,任课老师苗怀明表现出了充分的包容和鼓励,支持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观点,并鼓励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又在讨论中渗透学术研究方法的教授,让大家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培养起学术素养。
[“神作业”的火爆,不止是热闹]
南大文学院课改,学术训练将更加系统和严格
“从我们学生群体的角度来看,当代大学的课程往往以课堂教授为主,虽然有讨论和交流的空间,但并没有让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施展。” 刘玥彤表示,“苗老师真的很了解我们的学习心理,知道需要什么、想要什么、适合什么。不论是课堂报告—评议的话题,还是‘花式小作业’的命题,都以新颖、有趣、创新的方式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让大家愿意学、主动学、认真学。从趣味出发,以学术训练为核心,真正把教学作为重点,调动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大学课堂应当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共同经营的,有严肃,有活泼,有参与,有讨论,如此才能让学生为课堂注入生机和活力,才能让老师真正成为知识的引路人,指导、鼓励学生走入更宽广的知识殿堂。”接受记者采访时,苗怀明老师强调,花式作业只是红楼梦研究课程三类课程作业中的一类,而且不计分。此外还有相当繁重的课程报告和作品校勘研究作业,这才是评定课程成绩的依据。“不少人只看花式作业的热闹,没看到我们背后严格、系统的学术训练。不客气地说,如此大的作业量国内没有几个学校可以做到。”
这份独具匠心的作业在火爆全网后,遭遇了其他高校的拷贝,苗老师有些愤愤,“我们的课程作业和哗众取宠、昙花一现的所谓‘神仙考题’不一样,不可以混淆起来。我们整整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在进行各种大强度的学术训练,红楼梦研究课程根据作业计分,我们期末不考试!”
记者了解到,苗怀明教授对《红楼梦》研究课程进行的改革,是整个南京大学文学院课程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学院正在全面推行小班化教学,讲授与讨论并重,细读原典,培养能力,不断用各种大工作量的作业‘折腾’学生,不允许校园二流子的存在。”作为文学院副院长,苗怀明无疑为课改开了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