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医护的除夕夜:用自己的缺席成就别人的(2)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 正文

急诊科医护的除夕夜:用自己的缺席成就别人的(2)

2019-02-09 06:57 作者:admin

  如今的周斌把“习惯成自然”挂在嘴边,过年不回家对她来说是稀松平常的事。但把时间拨回到十几年前,刚加入急诊的那几年,被排在过年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值班,周斌也感到心酸和委屈。“特别是后半夜,满城都在放烟花,所有人都和家人在一起,只有你一个人要开车去上班,那些热闹与喜庆都不属于你,想想就觉得好苦啊。”看着车窗外的万家灯火,周斌的心里划过一丝酸涩。

  但一踏入急诊室,这些小情绪就都散得无影无踪。“忙起来根本没有时间多想。”在急诊重症监护室,过年时依然有不少病人等着救治和护理。“15张病床,光是插管的就有13位病人。”周斌需要时时刻刻关注病人的指证正不正常,导管位置是否正确,有无病情变化的先兆等。

  作为“过来人”,科室里的小年轻对过年值班有什么想法,周斌就开始扮演“知心大姐姐”的角色,安慰与鼓励他们,“刚开始有失落感是很正常的。但是你要想着,你失去了和家人团圆的机会,但其他很多家庭因此而有了团圆的希望。这是我们的职责。”周斌认为,坚守岗位本身就是对职业的一种尊重。

  忙的时候一路小跑

  2岁女儿也想“到医院上班”

  “以前年三十后夜病人都是个位,现在一年比一年多。”大年初一凌晨,急诊抢救室值班护士叶荣华正在预检台,利索地为病人预检、分诊。

  她刚刚处理完一名遭遇车祸的患者,门外“120”的鸣笛声又近了。“已经是第6辆‘120’了。”叶荣华告诉记者,这一夜,病人一个接一个,节奏快得像打仗。忙起来的时候,走路她嫌慢,都是一路小跑前进。

  预检台的叶荣华

  在急诊工作了11年,叶荣华早已适应了这样的快节奏。她笑称自己语速快,手脚也快,和急诊“很搭”,“看到病人通过我们的努力被救回来,特别有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也感染了她身边的人。叶荣华的女儿是她的“头号粉丝”,逢人就说“我妈妈在医院工作”,眉眼间满是骄傲。2周岁的小女孩已经有了职业规划,每次被问道“长大后想做什么工作”,她都不假思索地回答“和妈妈一样到医院工作”。

  “我觉得再忙再累都是值得的。”叶荣华说。

  “90后”护士与她的“小确幸”

  和同事一起吃年夜饭就很满足

  和叶荣华搭档值班的是“90后”护士汪丹,今年是她工作的第四年。“我的班是除夕后半夜和初一前半夜,所以初二回家。”

  这个除夕,汪丹是和3个小姐妹一起过的。四人同为急诊的护士,平时关系就很“铁”,早在几天前,她们就像孩子似的巴巴地盼着年三十,还早早地写好了菜单,准备一起买菜做饭。“生活需要有仪式感,我对过年还是很期待的。”汪丹笑着说,去年她也是除夕值班,和同事相约“海底捞”,结果到9点才吃上晚饭,于是下了“自己做饭”的决心。

  红烧猪蹄、仓鳊鱼、酱鸭舌、炒虾仁、皮蛋豆腐……四朵急诊金花“大显身手”,准备了一桌大餐。尽管连续两年不能回家吃年夜饭,但是和要好的同事在一起庆祝,汪丹觉得很满足。晚饭后,她和家人打了电话,就加入“姐妹淘”的聊天中,直到到点上班。

  换好工作服,汪丹说,虽然急诊没有年味,但到处充满人情味,她喜欢这里的工作氛围和快节奏,也很享受团队合作成功救治病人的喜悦。工作时全情投入,帮助病人,下班后好好放松,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属于她的“小确幸”。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