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济连线丨全国人大代表孙伟 刘庆民:让农村患者少花钱治好病(2)
对于未来,刘庆民表示最期待的还是能够加强本土化乡医的培养,“近年来,乡村医疗卫生条件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我们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专业人才十分缺乏,希望政府能从政策、设备、技术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同时,希望在政府能出台针对‘老乡医’的系列保障措施,确保他们老有所养。” 他建议国家恢复部署乡级医院,“县乡村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级医院,有了基础后,再加强乡镇医院大夫们轮流进修和学习。”
虽然早就超过了退休的年龄,孙伟依然过着忙碌的生活,每天上班,上午在医院接诊,下午到社区、到基层、到区县。她说专家下基层,是一种为民的使命。
在长期的义诊经历中,孙伟发现农村百姓迫切希望能“花很少的钱治好病”。“我到乡村义诊,有时候排队能排到一百多人。实在没有钱买药的贫困户,我就给他们垫上钱。”孙伟说,如果百姓因为没有钱没去买药,那她就白去看病了,对他们也就没有帮助。
在孙伟看来,乡村医生是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进一步提升乡村卫生室、乡村医生的水平,保障农村患者能够在当地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实现“花很少的钱治好病”。
近日,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村民赵顺利和《人民日报》在头版点赞的“乡村振兴样板村”历城区东泉村党支部书记高文勃来到济南报业全国两会5G全媒体济南演播室,谈谈新时代乡村振兴那些事儿。
2018年6月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考察,他走进赵顺利家,同一家人围坐一起拉家常。让赵顺利怎么也没想到的是,2018年12月31日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2019年新年贺词中再次提到他们一家。
带着总书记的嘱托,三涧溪村的村民们正在撸起袖子加油干。“现在村里三分之二的人已经住上新楼房了,村里的环境好了,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了,美食街、古村建设等好几个项目都在逐步落地,新建了村史馆和广场,文化生活也更丰富了。”在赵顺利的心底,还有一份使命,那就是把总书记的嘱托和挂念传递给身边更多的人,“党和国家一直在挂念着咱,要坚定信念,共同追求美好生活。”
2月28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文章《倾力打造高质量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历城区东泉村的改革创新点赞。
“东泉村被列为济南十大古村落之一,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成了摆在村集体面前的难题。”高文勃见证和参与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来东泉村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我们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2018年,由合作社作主体出面,仅用了3天时间就成片流转到了390亩地。”高文勃说,这300多亩土地上,正在建设特色采摘园。未来采摘园的收益在支付村民地租、村集体提取“公积金”后,剩余收益将对股民进行分红,村民还可以在采摘园打工,“‘股民’的日子肯定也会越来越红火。”
原标题:京济连线丨全国人大代表孙伟 刘庆民:让农村患者少花钱治好病
值班主任: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