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患者的无奈:5年才能确诊 10年就能花掉(2)
“我已经知道有4个人因为治疗不及时死亡了。”万强说,其中有个上高二的女孩,突然有一天就发烧了,然后不停地看病,诊断是卟啉病,看病花了不少钱,后来虽然用上了药,但发现比较晚,最后感染去世了。
可用药物过少,是当下中国罕见病患者最受困扰的问题,但海外代购未经批准进口的药品属于违法。在国际确认的7000多种罕见病中,仅5%的疾病存在有效治疗药物。
根据罕见病发展中心与IQVIA联合发布的《中国罕见病药物可及性报告2019》,截至2018年12月,在我国发布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121种罕见病中,74种罕见病“有药可治”,即在欧盟、美国有药物针对这74种罕见病适应症的药获批上市,但面临“境外有药、境内无药”的仍有21种罕见病,占比约28%。
困局三:有药了,却吃不起
无药可治让人失去希望,有药可治是幸运的,但患者又可能吃不起。《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有些原本条件并不差的家庭,夫妻两人都有不错的工作,但孩子得病后,存款没了、房子也卖了。有些家庭为了买药,还要找亲戚邻居凑钱,或者去慈善机构、政府求助,靠企业赠药维持。
大家心里都明白一个道理,没钱就买不了药,没药就治不了病。
对于妻子的治疗费用,万强的心里也没底,因为每输一次人血红素至少要一万多元。而且卟啉病的发病时间并不固定,有时候几个月发作一次,有时候一个月发作几次,治疗不及时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万强粗略计算,从2014年底到现在,治疗费用超过了100万元。
但记者在采访中接触后发现,很多罕见病需要每天接受药物治疗。小胖威利罕见病关爱中心林主任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小胖威利的治疗药物是重组人生长激素,但该药物没有写入小胖威利适应症,所以没有纳入国家医保,“一个70公斤的成年小胖每天费用约300多块钱,一年十多万,一辈子就是四五百万,如果有其他并发症费用更高”。
根据IQVIA全球研究院的报告,以药品的销售价格为计算基础(不考虑医保支付),2017年美国罕见病患者在单种药物治疗上的年花费中位数值是4.6万美元,374个在市罕见病药物中80.5%的药物治疗费用大于6000美元/年。
七色堇罕见病联盟创始人、遗传学博士欧阳笠认为,常见病药物和罕见病药物的研发投入差不多,但是对应的患者数量相差太多,分摊到每个患者身上的资金就非常高。
价格昂贵又需长期服药,对罕见病患者来说实在负担沉重。近年来,国家力图通过将罕见病药品纳入医保目录来为患者“减负”。罕见病发展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在国内上市且有罕见病适应症的55种药物中,29种药物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涉及18种罕见病。但同时,仍有涉及21种罕见病的26种药物,尚未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不过,已纳入医保目录的罕见病药品还面临很多困境。据林主任介绍,以小胖威利为例,虽然进入121个罕见病目录,但只有湖南省、青岛市等为数不多的省市纳入了地方医保。欧阳笠建议,商业保险是一种较好的保障方式,在美国99%的罕见病患者通过以商业保险为主的方式获得治疗;澳大利亚则通过“救生药品基金计划”来保障酶缺乏症患者的治疗所需。
北京鼎臣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史立臣认为,罕见病纳入医保需要一步步进行,根据各地的实际经济情况,即医保支付能力,分地区、分病种逐步纳入,“医保费用总量在一段时间之内相对确定的情况下,纳入的疾病种类越多,支付的比例越小”。
(文中陈婉、万强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