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苏宁、京东、头条等互联网巨头下沉,背后是怎样一个真实的中国?(2)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保健 > 正文

阿里、苏宁、京东、头条等互联网巨头下沉,背后是怎样一个真实的中国?(2)

2019-03-14 18:01 作者:admin

  同时,根据易观国际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下沉市场的移动端用户只有不到5亿人,不过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下沉市场的移动用户增速将全面领先一二线城市,预计2020年将逼近6亿;而在移动设备的数量上,下沉市场人均只有0.5台,远不及一二线城市的人均1.3台。而这也侧面反映出下沉市场巨大的增长潜力。

  第二,需求远未被满足。

  虽然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声称自己在老家什么商品都买得到了,但是不得不说,相比于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的商品与服务供给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一见菌过年回到三线城市老家时,跟亲戚朋友聊起一线城市风生水起的新零售,谁知他们根本不知道新零售为何物,诸如盒马鲜生一类新物种更是闻所未闻。

  不仅如此,如果到了农村,你还会发现大街上居然没有一家像样的大型超市,村民们主要的购物渠道居然还是“五环内精英”眼中极为老旧的食杂店,相信这些情况在全国一定不是个例。

  第三,居民属性鲜明。

  首先是熟人社会属性。通俗点讲,这是基于亲戚好友与邻里关系而形成的复杂庞大的关系网络,人们因为熟悉,所以可以相互帮衬。事实上,下沉市场的熟人社会属性要比一二线城市明显得多,随处都可以见到亲戚里道你来我往,左邻右里其乐融融;而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很多人可能连对门住的是谁都不知道。

  其次是价格敏感属性。受制于较低的收入水平,绝大多数长尾人群还是倾向于购买高性价比商品;再加上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长尾人群们的消费选择相对较少,所以他们普遍对商品的价格变动极为敏感,哪怕是商品微小的价格波动,都有可能改变他们的消费决策。

  最后是闲暇娱乐属性。下沉市场居民在工作之余,拥有大把的时间可以供消遣娱乐,于是他们愿意去为了一点点优惠而发动亲朋好友拼团购买,而且完全不会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此外,由于娱乐基础设施有限,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去线上寻找轻娱乐资讯的相关内容,从娱乐新闻、婆媳关系到养生保健甚至广场舞,无不是他们的消遣范围。

  针对上述特征,各路巨头纷纷来到下沉市场,开始了他们的掘金之路。

  3

  纵观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历程,从BAT老三巨头到TMD新三巨头,再到PKQ小三巨头,正好是一个由五环内向五环外拓展的缩影。

  尽管各路商家都在从电商、资讯与短视频三个维度来围剿下沉市场,并做了很深的布局,可是要想真正撬开这片广阔无垠的天地,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拼多多和趣头条们已经率先在下沉市场打开了局面,但潜在的负面问题仍不可回避。比如,拼多多的假货泛滥至今被人诟病,而“极致低价”策略又给其盈利能力打上了问号;而趣头条在内容上的粗制滥造甚至低俗,同样争议不断。

  故而在一见菌看来,下沉市场并不等于低劣与粗俗,即便大额补贴、山寨与博眼球能够暂时迎合“五环外”人群的需求与品位,但终究不是长远之计。

  可以预见的是,下沉市场人群的生活习惯会越来越向一二线城市靠拢,届时的争夺还是要依靠真本事——毕竟,人往高处走,谁的品位都不会一直停留在初级水平,对于高品质商品、服务与内容的渴求,是任何人都不会拒绝或否定的。

  所以,巨头们下沉市场之争的好戏,才刚刚开始而已。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