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太平间承包黑幕曝光 年收益数十万(2)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正文

北京医院太平间承包黑幕曝光 年收益数十万(2)

2019-03-15 19:53 作者:admin

    3月9日,记者走访右安门医院和丰台医院发现,两家医院均挂着大兴殡仪馆办事处的牌子,两处工作人员均着便装,自称是“民政局的人”。当被问及与医院的关系时,对方支支吾吾,只说出“合作”二字。

    右安门医院太平间人员称,在该处的停尸费每天50元,尸袋150元,最便宜的寿衣七八百元,骨灰盒几百元以上。“什么都算下来,连出车火化得两千来块”。而在丰台医院,售卖的棺木、寿衣、骨灰盒等商品均未标价。

    在记者走访的十余家二级以上医院中,太平间门口均挂着“XX殡仪馆驻XX医院办事处(服务站)”,涉及市区及郊(区)县多家殡仪馆。

    根据《北京市殡葬管理条例》规定,外地来京人员在本市死亡后因特殊原因需运回原籍的,必须经遗体所在区、县民政部门批准;未经批准,遗体存放单位不得放行。但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部分医院太平间专门承诺,京外户籍人员若在京过世,家属在支付数千元不等的往返费用后即可将尸体运回原籍。他们包办相关出京手续,但不问及死因。

    揭秘

    人物:多年从事殡葬服务工作的行内人

    百余太平间实为几人承包

    作为多年从事殡葬服务工作的行内人,张中和刘力民(均为化名)说,随着殡葬市场的放开,原来深处社会边缘的太平间转而成为边缘暴利的行业,太平间收费混乱“在行内是公开的秘密”。

    按指标向殡仪馆提供尸源

    刘力民说,丧主们对殡葬行业不了解,而且由于当时的特殊心情,大多不会太计较太平间的收费。另外,监管方面的混乱也是原因之一。

    “全市设有太平间的医院,有一百多家被有数的几个人承包了。”张中说,这些人通过关系,最多的一个人承包着十余家医院的太平间,但这些人中多数不具备从事殡葬服务工作的资质。于是,殡仪馆既有资质,又有殡葬行业的招牌,便成为了这些承包者的“壳”。

    刘力民称,殡仪馆也并非甘心为这些承包者“作嫁衣”。作为回报,双方协定,承包后的太平间需按指标向殡仪馆提供尸源。而对于殡仪馆而言,在全市多家殡仪馆竞争的环境下,尸源无疑是巨大的诱惑。

    一太平间年收益几十万

    张中透露,能够承包医院太平间的人,与医院,或者相关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承包者、医院、殡仪馆签合同时,医院先同殡仪馆签订一份合作协议,规定合作内容和管理责任。而后,由殡仪馆与个人签另一份协议。所以,殡仪馆、医院都应该是协同管理,但谁都不是直接管理者。

    至于租金,根据医院规模不同,一个医院太平间每年的承包费在十几万至几十万之间。而每年的收益,也在几十万。“一个太平间一年能开出一辆奥迪。”刘力民说。

    “由于收益可观,这个行业已经存在了十几年。”张中说,他也曾有过机会可以作为承包者,但“以这种方式挣死人的钱,心里不踏实”。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