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我们一直在路上(2)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正文

食品安全,我们一直在路上(2)

2019-02-11 06:07 作者:admin

  建成25万平方米的新农都诸暨物流中心,推广基地直供直销模式,吸引更多农副产品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等进入市场,强化源头管控降低风险。

  2018年,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设农村放心厨房,被列为省政府十大民生实事工程。从2015年起,诸暨就因地制宜超前实施这个工程,财政共投入1200余万元用于建设规范化农村家宴服务中心,目前已建成296家,覆盖全市63%行政村,并推行家宴厨师培训持证上岗,有效防控农村集体聚餐风险。

  对大型餐饮单位,诸暨以严于国家标准、省定标准的要求,推行以“厨师管理、厨房管理、仓储管理”为内容的“三厨(储)”管理办法,且让公众全程参与评价,让餐饮后厨真正安全放心。

  打赢舌尖上民生之战

  食安面前,全民动员

  “食品安全工作就是个系统工程,就事论事、单打独斗地抓,往往事倍功半。因此,我们尽最大限度地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打好共管共享组合拳,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信用监管上,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监督抽检信息、行政处罚信息一律公开,建立“严重失信者名单”制度,诸暨市的发改委、财政、国土、税务、银监等15个部门联合签订合作备忘录,在土地、许可、金融等领域,对失信单位和个人实施联合惩戒。

  在社会监督上,多元导入,行业协会、媒体全程参与食品安全监督, 28支469人的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队伍,以农贸市场专项监督、食品安全对照实验等多种形式,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开展科普宣传。“民情直通车”“人大代表评议”等面向公众的平台载体,成了食品安全政民互动的理想场所。

  在公益宣传上,不说别的,走在诸暨街头,公交车、出租车、公共自行车站点、阅报栏、建筑围档围墙、沿街商铺电子屏等,随处可见创建宣传。至于建设食药科普宣传站、举办“食安城市创建进行时”网络宣传季、发出致学生家长/市民一封信等,更是通过润物细无声方式,将食安知识、政府举措和监管成效传递给广大市民。

  食安面前,创新不断

  事实表明,创新,是诸暨创建工作中的一大特色。

  结合实际,诸暨在源头治理、环境整治、监督机制、社会共治等方面积极探索,为食安浙江建设提供了诸暨元素和诸暨经验。

  诸暨市是全省第一批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和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县,创建以来,该市大力建设绿色品牌农林。“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总面积达2.31万公顷,位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一位。诸暨是全国最大的香榧生产加工产区,在全省首创香榧古树保护信息化可追溯系统。

  诸暨市实施“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起步早、标准高。全市投入3000万元用于143家A级学校食堂升级改造。在全国创新实施“智慧厨房”,5家学校引进“炒菜机器”代替人工操作。探索形成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一校四员”综合治理模式,工作经验全国推广。学校食品配送企业建立从“种子”到“筷子”全产业链安全管控体系,被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估组列为全国典范。

  监管维权机制的创新,更是一大亮点。诸暨在全省首推食品刑事案件审判“五位一体”警示教育机制,变法庭为课堂,实现办案成果向预防成果转化;开展“放心消费在诸暨”十大行动,建立社会化消费维权模式……

  诸暨市食安办有关负责人说,尽管成功创建了省级食品安全市,“但我们将保持清醒头脑,决不松懈,以‘一直在路上’的坚守,以创建成功为契机,继续努力,为百姓创造一个更好更安全的食品安全环境”。(周象 周海玲)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