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股淘金,缘何要押注CRO?(2)
事实上,从源头分析,直接影响医药CRO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于整体医药研发规模。当前我国医药行业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时期,而早期医药研发行业起步较晚,研发技术投入水平不高也给这一领域带来了较大的提升空间。而随着政府对创新的日益重视,鼓励药企提升研发实力、发展高质量的药物及生物制剂市场,同时加强了对仿制药的监管,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落地、分级诊疗、临床试验数据的自查及核查工作的推进等,这些都将持续推动中国医药(行情600056,诊股)研发投入的增加,而受益于此,也将极大的提振合同研究机构服务需求,我国的CRO行业可谓是大有机会。
另外从整个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在国际化的浪潮下,我国CRO企业大量涌现,日益激烈的竞争正倒逼企业通过投入研发资金、吸引大量优秀的海外人才等各种方式增强自身服务竞争力,由此也构建了新药研发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中国CRO产业高速发展的驱动力。整个行业已经面临全新的风口,未来尤为引人期待。
三、CRO实力型选手赴港IPO
面对CRO这样一个风口浪尖,近年来入场的选手并不少见,然而能够有实力脱颖而出的并不多见。今年A股市场"最牛新股"药明康德(行情603259,诊股)当属是其中一只,作为CRO领域的龙头企业药明康德(603259.SH)自今年5月8日上市A股市场后,连续创造了16个涨停板,市值一度超千亿。按其发行价21.60元计算,最大涨幅更是达到了527.64%。由此不难看出市场对这一医药领域的热捧。
而随着药明康德在A股大放光彩,港股市场也即将迎来CRO领域两名实力型选手——方达控股和维亚生物。两家公司分别于今年6月底和7月下旬向提交了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了在主板上市的申请文件。
方达控股是一家2001年成立于美国,在中美两国运营的全方位药物研发外包服务公司(CRO),其提供贯穿整个药物发现和开发过程的一体化、科学驱动的研究、分析和开发服务,协助制药公司实现药物开发目标。方达同时也是A股上市公司、CRO临床领域龙头企业泰格医药(行情300347,诊股)(300347.SZ)的子公司。
维亚生物则运营着一个基于结构的新药研发技术平台,可为客户临床前的创新药物研发提供基于结构的药物研发服务,包括靶标蛋白质的表达与结构研究、药物筛选、先进化合物优化及确定临床候选化合物。
相较于那些尚未盈利的生物医药公司相比,这两家申请上市的CRO企业业绩则表现得格外亮眼。
方达控股2015、2016、2017年分别获得收益3985万美元、4864万美元及7025万美元,毛利率分别为41.46%、39.66%及44.24%,明显优于药明康德过往三年在CRO服务的毛利率(33.19%、39.58%、41.18%)。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近年来在中国市场展现了惊人的爆发力,其在中国的收入由2015年的344万美元增加至2017年的2164万美元,三年间增长逾六倍,而这显然也再次印证了国内CRO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另外维亚业绩同样增速爆发力强劲。从2015到2017年间,其收入由7356万增长至1.48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1%,毛利亦由4269万增至8618.9万,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42%。
虽然两家公司同为CRO企业,但从细分领域来看,其方向却并不一致。
方达是一家专注于在中美两地市场寻求多元业务的CRO企业,公司致力于能够提供多种类的服务。维亚则是基于结构的新药研发,业务属于CRO领域中的药物发现外包市场,其则更专注于技术平台。另外该公司的EFS业务还属于药研领域的新型风险投资,其透过独有的服务如提供药物发现或孵化服务以换取股权或其他经济利益。从财报来看,公司2017年的年度溢利和全面收入总额的约46.0%就来自孵化投资企业的公平值收益,从这一点而言,公司也面临与此类孵化投资企业的股权投资相关的风险,较之传统CRO领域的企业有一定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