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简政放权 丰富医疗资源供给(2)
信息系统的用户从行政部门拓展到全市所有的医疗机构、医师和护士,实现了辖区内医护人员执业生涯全周期动态管理,静态档案变成了实时更新的“活档”,医护队伍的信息更加精准,也大大调动了机构、医师和护士参与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此外,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官网建立了电子化注册平台入口,优化面向公众的查询公示功能,并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增加了二维码;群众可以在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网站的“北京市医政医管电子化注册平台”栏目中查询本市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的执业注册信息,还可以通过扫码验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真伪。
高小俊表示,电子化注册促进了注册系统与信用信息等系统的联通,也为跨部门联合惩戒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打造“宽进、快办、严管、便民、公开”的审批服务模式
据悉,我国的医疗服务体系是世界上最大的医疗服务体系,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8.7万个,医师总数达到339万名,护士总数达到380万名,已经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运转高效的医疗资源供给和服务体系。
郭燕红表示,在做好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一是指导各地切实落实各项改革举措,推动审批服务理念、制度、作风全方位深层次变革,着力打造“宽进、快办、严管、便民、公开”的审批服务模式;二是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水平。加快推进电子化注册系统横向联通、纵向延伸,构建一体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实现功能集成,让更多事项“一网通办”“一办到底”,努力做到申请人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三是加强典型经验的总结推广。
郭燕红说:“不少地方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推动改革,探索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总结推广,鼓励各地相互学习借鉴,促进‘放管服’改革再上新台阶。”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鄢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