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畜禽“咳嗽病”有了好“弹药”(2)
张继瑜指出,“板黄口服液”最大的优势在对畜禽呼吸道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的混合型感染均可发挥疗效。而现有化学药物都是针对特定的单一类型病原,对多种病原感染的呼吸道疾病往往无能为力。该产品的另一特点是具有提高畜禽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从而可增强机体对病原的抵抗能力,不仅可治病,还可以防病。
“此外,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大众广泛关注,药物等投入品的不当使用引发新的食品安全风险。‘板黄口服液’属于纯中草药制剂,临床使用中有害物质残留的风险大大降低,因此更加安全。”他说。
团队实现的第二项技术是对西藏杜鹃抗炎抗菌有效成分挥发油及其免疫调节有效成分多糖的提取。该技术通过水蒸馏法提取获得的西藏雪层杜鹃挥发油,得率达到2.45%,相比报道的0.68%,收率显著提高;采用改进后的GC-MS色谱方法分析获得71种化合物,远多于报道的45种化合物。与常规热水提取法相比,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提取杜鹃中的多糖,提取时间缩短,多糖得率显著提高。
张继瑜还带领团队首次建立高效综合利用骆驼蓬的技术和骆驼蓬生物碱的微波辅助提取技术。该技术可同时提取骆驼蓬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包括骆驼蓬粗多糖、黄酮类和生物碱类化合物。成果技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更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成果促生产 前景广
“新型安全畜禽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防治药物的研究与应用”成果技术实现了技术、产品、产业化一条龙,并广泛适用于同类中兽药的开发。
据了解,该成果目前已获得1项国家新兽药证书,取得2个国家新兽药生产批准文号,建立1项新兽药质量控制标准、5个应用示范基地和2条规模化生产线,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6项。有关产品在甘肃等28个省市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规模为肉牛和奶牛约35.715万头、牦牛8.65万头、蛋鸡473万羽、肉鸡1100万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在谈到产业化问题时,张继瑜表示,作为畜禽疾病防治的重要手段,中兽药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尤其在“减抗(抗生素)”和“限抗”行动中可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他同时指出,中兽药产品的应用目前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如在药物组方和应用上,为适应规模化养殖模式的变化如何解决群体辩证施治的问题;由于中草药资源有限,存在与人医争药以及如何解决药源供应的问题;部分中草药价格居高不下,治疗成本提升影响生产中使用接受度,以及中兽药质量控制的问题。
“未来中兽药的研究开发要围绕以上问题加强技术攻关,使中兽药产品真正做到药品质量可控、临床效果突出、使用成本经济、食品安全可信赖。”张继瑜表示。
在使用上,他将带领团队重点围绕中兽药增强动物保健作用、生产特色高附加值动物性产品、发挥中兽药对特定疾病的独特治疗作用等优势,为有效防控畜禽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科学报》 (2019-03-19 第6版 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