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会起底“辣条发源地”:生产车间“辣眼睛(3)
2019-03-21 11:33
作者:admin
这款“黄金口味棒”辣条是由平江县安定镇浮潭村的味泉食品公司生产。在包装车间里,辣条颗粒堆满整张桌子,电子秤、脏兮兮的抹布就和辣条堆在一起。工人们既没带口罩,也没带手套,一双双油腻腻的手,将一粒粒辣条装进了包装袋。
记者:一天能做多少?
味泉食品公司负责人:一天200多件。
针对近些年辣条生产“黑工厂”“黑作坊”违规使用各种添加剂,菌群超标等质量问题,2018年4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开展校园及周边“五毛食品”整治工作的通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严厉查处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两超一非”等违法行为,坚决取缔无证生产“五毛食品”的“黑窝点”“黑作坊”。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并会同公安机关追查涉案产品销售流向,捣毁生产源头,切断非法生产经营食品的利益链条。
然而,我们在调查中看到,这些违规生产的企业,目前依旧热火朝天地生产,各种辣条仍在源源不断地流进市场,汇集在小学校门口,销售给了毫无防范意识的孩子们。
真是让人揪心,因为食用辣条的很多都是自我保护意识较弱,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不知道这些生产者、销售商会不会让他们自己的孩子食用这些辣条?
食品有主食有零食,但食品安全没有主次之分。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四个“最严”的标准,绝对不能在认识上有偏差,在执行上有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