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辉承认瘦身 开发商紧日子到来(2)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减肥健身 > 正文

旭辉承认瘦身 开发商紧日子到来(2)

2019-03-24 05:50 作者:admin

根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年内全国房地产调控次数约405次,较2017年同期上涨近80%。伴随着一系列楼市调控的密集出台,房地产市场尤其是住宅市场出现了明显降温。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9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来看,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二三线城市房价涨幅亦有所回落。

来自同策研究院方面的监测数据显示,伴随着2018年融资渠道收窄,融资成本大幅上升,房企资金链在今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1日,40家典型房企总计融资4105亿元,相当于2017年下半年融资体量。同策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宏伟此前分析称,2018年房企融资难问题雪上加霜,今年将成为房企“生死攸关”的一年。

而当楼市由热转冷,与之对应的是众多房企开始接连施展“过冬计”:万科秋季例会喊出“活下去”,开始着手“收缩”新业务、狠抓回款,组织瘦身;碧桂园此前提出“提质控速”,强调“宁可放慢一些发展速度”;恒大也不以规模为首要,而是坚持“规模+效益”并肩走;融创董事会主席孙宏斌也反复强调,融创现在最关心的是“安全命题”;此外,更多的房企加入降价促销大军。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行业关于楼市发展进程的焦虑一直存在,不过龙头房企万科那一声“活下去”的高喊,加剧了行业关于楼市寒冬来临的焦虑甚至恐慌,这种悲观情绪如多米诺骨牌般传导至中小房企。于是,“旭辉们”相继作出了保守瘦身、积极回款亦或借势收购的“过冬”选择。

“房企看跌预期一旦形成,往往会持续。”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如是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地产圈房企各有各的活法,但绝大多数房企都将“现金为王”奉为解决寒冬之困的首要药方。越来越多的房企开始重新回归重视现金流管理,纷纷加速出货,加速回款,以确保更充裕的资金过冬。比如阳光城就将“加大去化量、保证供货量、追回款”列为企业的发展重点,并且要求补充更多短平快的土地。

就“丰年销售,荒年拿地”的说法,张宏伟坦言,当前市场低迷,地价回归合理,确实是拿地的好时机。严跃进也表示,逆周期拿地的策略可以使用,近期土地的资产价格泡沫相对较少,房企拿地的成本把控压力不大。但上述两位专家均建议,房企在拿地前应在立足市场环境与自身战略布局的基础上,结合手中现金流情况综合考量。

不过,对于楼市进入寒冬期的市场论断,张宏伟向北京商报记者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张宏伟表示,行业寒冬还尚未来临,当前楼市仅为刚刚入冬。

“真正的寒冬可能要等到明年上半年的时间段。到那时,房企的资金面压力会更大,资金链会更紧张,整个市场下行的趋势和特征会更加明显。”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