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想10年连升10级,你敢把日记同步到朋友(3)
2019-03-27 05:28
作者:admin
张宏杰老师说“曾国藩每天写日记的时候,都会反省头一天有什么事做得不对,慢慢地,他的心态就越来越平和,性格就越来越宽厚,所以跟别人交往的时候,别人感觉比较舒服。”
曾国藩刚入京时,他为人处世也不够周到,经常得罪朋友。
在立志“学做圣人”之后,曾国藩不断反省自己的缺点,与人相处越来越注意替他人着想,朋友也就越来越多。
他几乎没有一天不社交,像“脑白金”一样不断在他人面前刷脸。
最多的一次,他一天接待拜访了朋友几十人。按照这个节奏,曾大人很忙……
第二,舍得花钱。
马伯庸老师提到一本书《过去的钱值多少钱》。
邵义 著
“这是香港金融博士写的关于晚清时期的北京物价,再结合张老师所写的曾国藩在北京这一系列社交活动就知道。包括雇车;过年过节送的礼物;平时有穷书生过来要打点……这一点咱们真学不了曾国藩,太有钱了。”
第三,曾国藩喜欢单人社交。
我今天请你过来之后,我就跟你认认真真谈一个和我们两个有关的话题,明天请那个人过来,我就跟你谈另外一个话题。他其实也把社交当成日课的一种。”
第四,就是真诚。
“在京的湖南老乡,谁家里有什么事,曾国藩都跑去帮忙。有一个湖南到北京来考试的,没考中,在北京生病死了,曾国藩就在北京给他进行捐款,买棺材,派人从北京千里迢迢送回湖南去安葬。
有些朋友在北京去世了,很有才华,但是去世的时候很年轻,身前的文章就都散落了,曾国藩一篇一篇替他收集起来,出钱给他刻成文集。
朋友的老婆去世了,孩子没人管,他就把这个孩子接回到自己家里,一养就是好几年。
这种事情曾国藩做了很多,所以他构建起了一个很庞大的朋友圈。”
就靠着真诚到极致的社交,曾国藩在翰林院学而优则仕。工作不过十年,就做到了“省部级”,创造了道光朝的纪录。
这也是后来,曾国藩拥有师徒、亲戚、好友等强大人脉,建立了湘军,为清朝剿灭了太平天国。
4
曾国藩像苏东坡、阿甘、达尔文、罗斯福一样
都是一万小时理论的实践者
从遭遇挫折,严格的自我要求,到强大的人脉交际。凹叔看曾国藩,全是硬货知识点,是拿出来就能用的方法论。
难怪曾国藩成为励志成功学的代言人。因为他的所有操作,都是实打硬干,有迹可循。
“如果张宏杰老师明天开一个曾国藩学习班,是可以做到的。方法可以有非常详细地告诉你。曾国藩每天的日课是什么,他每天做的功课是什么,他做事情的方针和原则,这些是我们能够学到的。”
在凹叔看来,比起那些虚无缥缈的成功学,不如去看看曾国藩。
今天凹叔谈曾国藩,不是因为他顶着晚清四大名臣的名头,更不是因为他是天平天国,洋务运动,乃至天津教案中的风云人物。
而是通过挫折,他的自我要求,他的人际交往,甚至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预示着一种态度:坚守信念,孜孜不倦。
你天天践行,时间久了,事情就做成了。
有一个“一万小时理论”,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跟天分无关,只是练习的问题。练习1万个小时,你就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马伯庸老师就提到苏轼,他喜欢做日课。有朋友朱司农去找他,发现苏轼反复在看《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