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捧上天的七种保健品,你爸妈真的不需要(2)
传统工艺制作黑糖 / 视觉中国
所以在购买黑糖时应该睁大眼睛,食用黑糖更要控制好量。
5、冬虫夏草功效存疑
2016年,冬虫夏草因砷含量超标,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开发布了消费安全提示。
一时间,这种比黄金还贵的保健品被打下了“神坛”。
冬虫夏草被普遍认为具有调节免疫系统、抗疲劳等功效。
2003年非典时期,传言吃冬虫夏草能增强免疫力,虫草一夜之间变成“神草”。
但冬虫夏草真正所含成分、疗效等,一直以来众说纷纭。
它究竟是药材还是保健品?不同的商家也有不同的解释。
因此,从保健的角度来说,服用冬虫夏草要慎之又慎。
冬虫夏草 / 视觉中国
6、吃酵素能减肥?别轻信!
近年来,引发海淘、代购狂潮的酵素,在保健食品排行榜中迅速上位。
它号称由几十上百种水果发酵制作而成,主打排毒减肥。
酵素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东西,它只不过是日本人对“酶”的称呼。
酶大多数由蛋白质组成,不可能被人体吸收后直接利用。
因此,即使从食物中获得,也会被消化系统破坏。
比如,胃液会消化降解很多酶。
想要通过口服酵素达到排毒、清宿便、减肥的作用根本不现实。
至于自制酵素,就更不靠谱了。
2018年8月,郑女士在网上看到有人分享服用自制“酵素”减肥十斤的帖子,便想自己也试试。没想到,喝完之后又拉又吐,患上了急性肠胃炎。
自制酵素过程中产生的卫生问题,很容易引发肠胃疾病。
居民自制酵素 / 视觉中国
7、大麦若叶青汁一点也不神奇
微商一手捧红了一种叫做“大麦若叶青汁”的饮品。
所谓“大麦青汁”,是将长到20至30公分的大麦幼苗打成汁或干燥成粉。
听起来不过是一种普通的植物提取饮品,功效却被写得神乎其神:
“具有若干种营养素、微量元素”、“高碱性纯天然”、“排毒功效显著”。
麦苗上挂着晶莹的露珠 / 视觉中国
大麦青汁没那么神奇。
首先,大麦青汁中的纤维很少。
即使是食用直接打成的粉,所获得的膳食纤维跟人体需求相比也是杯水车薪。
其次,“酸性体质”本身就是一个伪概念,不具有科学依据。
所谓服用碱性保健品中和酸性体质,纯属胡说。
最后,大麦若叶青汁能够净化血液、起到排毒效果的说法,也缺乏科学支撑
2
保健品的三种营销手段
一个比一个套路深
保健品的走俏,离不开商家的花式营销。
上面提到的保健品,你可能没吃过,不会没听过。
总结起来,保健品的营销套路不外乎以下三种:
1、 虚假宣传
很多商家为了推销保健品,画出的大饼简直不忍直视。
比如:“高科技产品根治高血压、糖尿病”。
真这么厉害的话,拿到的诺贝尔奖杯能绕地球一圈。
还有一些人大玩文字游戏,“帮助睡眠”变成“根治失眠”、“促进消化”变成“排毒养颜”,擦边球层出不穷。
这种套路其实不难识破。
毕竟专业医生配合先进医疗设备都办不到的事情,怎么能寄希望于通过吃保健品实现呢?
保健品不是药!保健品不是药!保健品不是药!
同样的话,到底要强调多少遍才能深入人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