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发病49812例!湖北省发布最新传染病疫情(2)
肺结核病,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者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低烧、夜间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等。严重病人可以出现肺空洞或并发大出血。
防护措施
1、及时接种卡介苗;
2、养成良好习惯,不随地吐痰,加强营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咳嗽、咳痰2周以上的应到正规医疗机构做肺结核筛查;
4、学校所有新生入学应做结核病筛查。
五、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脱水。
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
防护措施
1、减少污染,控制食物保存的温度、熟食存放时;
2、生熟要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存放时间较长的食物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3、注意饮用水的卫生。
虽然噼里啪啦说了这么多
但其实
传染病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可怕
我们需要做的是
正确地认识它 有效地预防它
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意萌动 万物生长的同时
也是很多疾病的高发期
这个时候养生
不仅能有效避免疾病找上门
也能为健康打下基础
但是!
很多常见的养生方法
并!不!科!学!
春季养生五大误区
1
春困就睡
在春日阳光照射下,人体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容易导致大脑缺氧,进而招惹到“瞌睡虫”。但一困就睡,对健康很不利。睡得时间太长会进一步减少脑部血流量,抑制大脑皮层兴奋度,可能越睡越不醒。
(一年四季都犯困的不算)
支招:解决春困要抓住两个黄金时间点:一是起床后;二是午饭后。《黄帝内经》提到:“夜卧早起”。就是说春季可以稍晚点睡(晚11点),但要早起(早6点半),以顺应人体阳气的生发。
2
春捂不当
早春不但昼夜温差大,日间温差也大,同样的衣服,昨天还热得出汗,今天穿着就冷飕飕了,导致身体也容易出现问题。
这种时候,就要注意适当春捂。
很多人都知道春捂秋冻,做起来却出现两个极端:年轻人不捂,早早就穿起单衣和单鞋;老人、小孩却容易捂过头,捂出了汗还“顽固”地不脱衣服。
支招:春季穿着应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几率;腹部保暖是保护胃、脾、肠,预防消化不良和拉肚子。“寒从脚下起”,脚下神经末梢丰富、敏感,保暖才能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
3
进补过头
很多人的养生观念还十分“淳朴”,觉得多吃补品,一定对身体有好处。但是凡事都讲究适度,过犹不及,进补也要适度以及根据身体情况来,不要什么都往嘴里送,加重身体负担。
支招:进补应该从日常饮食入手,注意饮食品种多样化,《黄帝内经》讲“食岁谷”,意思是要多吃时令食物,春令时菜包括豆芽、莴苣、春笋、蒜苗等。饮食也应以清淡疏散为主,不要吃太多辛辣干燥的食物。
4
上火就吃药
由于季节变化,初春容易导致肝火旺盛,带来口疮、便秘、咽喉疼痛等问题,精神上也会有相应变化,表现为急躁易怒。有些人一上火就吃降火药败火,但其实上火也分很多种类型,包括肺火、胃火、肝火、心火、肾火等。
支招:降火也需要对症下药,比如针对心火,可以食用莲子汤,胃火则需要喝绿豆汤,肝火则要靠梨水,具体问题还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来,建议先咨询医生为好。
5
门窗紧闭
春天气温上升,湿度提高,各种细菌、病毒等开始大量繁殖。如果长时间门窗紧闭,或空气流通不好,很容易导致感冒流行、传染性疾病高发。
支招:建议不论家里还是办公室,都要保证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最好能形成空气对流,最佳的通风时间是在日出后和日落前。
要我说啊
养生最忌讳的其实就是——
瞎折腾
最好的养生方法不外乎就是:
好好吃饭 好好睡觉
适当运动 讲究卫生
你们觉得呢?
春季传染性疾病种类繁多
我们要更加重视预防工作
多喝水多运动强身健体
对待身体出现的异常情况
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
早隔离、早治疗
记住了吗?
记住了的在留言区重复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