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医院做强 肿瘤分级诊疗才能落地 访海南省肿瘤医院常务副院长李富军(2)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快讯 > 正文

县级医院做强 肿瘤分级诊疗才能落地 访海南省肿瘤医院常务副院长李富军(2)

2019-04-07 01:06 作者:admin

  李富军:在全国各地的医联体建设过程中,曾经一度出现跑马圈地和虹吸的问题,但这个问题不是由于推进医联体造成的。其实,医联体政策出台的同时,还出台了多点执业这样的配套政策。实际上,多点执业进一步解放了医生,让医生可以自由发挥长处和余热。关于虹吸问题,大医院将小医院的医生、病人都吸引走了。这个现象出现,是因为大医院的医疗设备、基础配套、财政拨款明显高于小医院,大医院医生的薪酬待遇也高于小医院。这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医疗资源不均衡的体现。我们医院在推进医联体的过程中,这样的虹吸效应很少。因为我们医院是实行全员合同聘用制的医院,不存在其他医疗单位医生到我院执业的情况。与此同时,我们是一个肿瘤专科医院。我们更多是解决海南省肿瘤患者专科专病诊治,不存在和其他医院抢病人的情况。我们医院的定位,更多是让岛外就诊的肿瘤患者,回到岛内就医,方便患者,节省费用。

  《中国经营报》:海南省肿瘤医院建立了“去行政化、去编制化”的医院管理体制,引进了一批国内肿瘤诊治行业的领军专家和“海归”学者,医院如何与这些专家学者搭建长期合作关系?

  李富军:“去行政化、去编制化”,正逐渐成为我们医院管理的一个优势。简单地讲,就是全员聘用制,医院的所有人员同岗同酬同待遇,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才流动机制。实际上,这个机制改变了过去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中的事业编制,根本上讲就是打破“铁饭碗”。不过,打破“铁饭碗”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如何稳定医务人员军心、如何让医务人员觉得前途可期。我们早期采取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举措,比如,工作满五年给一套房子、做长期期权绑定等等。对一些特定人才,以高出行业平均薪酬水平的薪资聘用。我们医院的人才培训、培养渠道是敞开的,对人才选用的标准也是包括教育背景、综合素质进行的全方位考量,不再把年龄、职称作为硬性指标。

  配套政策尚待完善

  《中国经营报》:自2013年国务院批复海南设立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以来,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政策在先行区内配套落地。这些配套政策对海南省内的肿瘤治疗有哪些影响?

  李富军:2013年,海南省拿到《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批复》,也就是“国九条”,允许优先引进和使用部分药品、设备和耗材,以及开展新技术应用。这总体来讲,对患者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从实践来看,也解决了不少问题。譬如,进入中国的首个抗癌药PD-1单抗、九价宫颈癌疫苗,都是通过这个途径来实现的。虽然这些药物同样要经过药监部门的审评审批,但好在一些审批绿色通道已经打通,审批程序也越来越简洁快捷。但是除了政策上优势外,在博鳌这个先行区的医疗机构同时也面临一些制约条件。比如,医疗人才在当地很难扎根留下,由于医疗服务没有上量,所以医疗成本也要比其他成熟地区的医疗机构高一些,这对后续工作开展还是有一定的挑战。对于我们来讲,如果相关政策能延续,拓展到先行区外的医院,对整个海南省内的大型医院都会释放政策红利。因为先行区引进的这些设备、药品更多还是给肿瘤患者,出于肿瘤患者保命的需求,而肿瘤医院这方面的需求也会更大一些。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