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作为热门投资地真的“失宠”了?(2)
就中资在澳洲的投资而言,悉尼大学商学院中国商业与管理学教授Hans Hendrischke认为,对资源、能源和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战略投资已转换为较小规模的投资,多为战术性且与中国消费者市场需求直接相关的项目。这尤其体现在中国投资者正将澳大利亚医疗保健行业作为重点投资领域。
敏感行业垒起高墙
中资在澳洲遇到的另一重阻力,则来自澳监管部门的审查趋严。 中国商务部发布的2018年《中国对外投资发展报告》指出,伴随着中国对大洋洲投资关系的不断深入,中国企业赴大洋洲投资的不确定性因素也有增多,有关政治外交、投资环境、法律法规等诸多风险值得关注。其中“中澳外交关系将对两国的投资合作造成负面影响”。
2017 年 12 月,澳联邦政府强化了针对外国影响力的立法。中国政府认为,澳洲修法是将主要矛头对准中国。这使中澳外交关系变得紧张,给中国企业对澳投资带来一定挑战。 《中国对外投资发展报告》中说,澳洲对中国企业的审查过严,增加了企业投资的风险程度。
2018年,被审查“扼杀”的中资收购案中最著名的一例,是李嘉诚家族一桩价值130亿澳元的收购案。长江基建向澳洲最大的天然气管道公司APA发出了收购要约,报价溢价高达30%,获得了APA董事会的一致赞成,却受到了澳洲一些议员、行业专家和媒体观察者的质疑,甚至遭到APA散户投资者的反对。 5个月后,澳财长Josh Frydenberg以“违背国家利益”为由否决了这笔交易,令长江基建无缘APA。
Ashurst澳大利亚兼并和收购团队合伙人杨端在去年11月接受本网采访,谈到长江基建收购APA遇挫的影响时说,电信、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大型农业用地等敏感行业的大宗交易都会受到影响。
在长江基建收购APA案被否决后不久,审查的寒风大有吹至医疗领域之势。 今年1月,澳洲医疗成像和诊断公司Healius(ASX:HLS, 原名Primary Health Care)称,收到中国江河集团香港子公司20.2亿澳元的收购报价。
Healius在澳洲医疗行业中是一家地位举足轻重的公司:澳洲第二大病理服务提供商,在澳大利亚采集的每三个病理样本中就有一个在Healius实验室进行测试;它拥有全澳最大的全科医疗中心网络,每年进行超过300万次放射检查,是全澳第二大医疗影像服务提供商。
Healius拒绝了报价后仍与江河保持接触,被普遍认为用意在于提高收购报价。但是,一个与商业谈判不直接相关的议题突然出现:澳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已将保护医疗数据作为一个重要关注领域。江河要收购Healius,必须向FIRB证明,澳洲敏感的医疗数据可以被托付给这家中国公司。
随后澳洲本地媒体称,澳联邦政府正在调查制定国家数据政策,这个全国性的政策框架将帮助执法机构和外国投资监管机构更好地裁决敏感案件。
如果说,澳洲“敏感”行业正对中资垒起高墙,这种不同于以往的“谨慎”并非澳洲所独有。目前欧盟进一步收紧外商投资的法案已进入最后审批流程,法案通过后预计将遏制中企在欧洲未来并购活动。美国已于2018年8月通过《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以加强国家安全审查机制,预计未来中企赴美并购投资将遭遇更多的监管和政治阻力。
医疗保健行业:风景独好
据统计,2018全年中国海外并购主要流向电力和公用事业(313.8亿美元,占29.1%)、消费品(162.6亿美元,占15.1%)、TMT(154.1亿美元,占14.3%)三大行业,共占当年总额近六成。其中电力和公用事业并购金额同比增长3倍,消费品增长1倍。
但2018年中资在澳洲的投资行业却完全是另一幅图景:医疗保健行业备受青睐,成为吸引中资的最“受宠”行业。得益于发展较为成熟、清洁、绿色、安全等产品和服务优势,澳大利亚的医疗服务,以及本土制造的维生素、矿物质、补养品和保健品愈来愈被中资所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