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呆了,这枚鹅卵石竟然是“整形”后的热水器(2)
极简哲学、艺术风格、用户为先、材料创新、技术演进……在“整形”后的天工系列厨卫电器身上,我们不但看到外观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更有研发理念的变化和技术、工艺与材料、结构的有力支撑。正如设计专家所言:“我们发现的不是简单的产品痛点,而是消费者精神的空位,我们需要把消费者从现在厨房、卫浴中冰冷、刚硬、杂乱的环境中解放出来,还给用户真正家的感觉。”
有媒体这样评价:万家乐这套“天工系列”颠覆了人们的所有认知。
是的,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自带流量,从这套天工系列上,我们清晰地看到这一点,原来工业产品可以有情怀、有温度、有气质!
再格式化,“中国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挺进
一直以来,大多数专家和人们都认为,中国已是制造大国,正朝着中国智造或中国创造迈进。但在知名工业设计专家柳冠中眼里,这只是幻象。
他认为,中国过去几十年只是偏加工型制造大国:我们只是在“造”。而“制”则是标准、规范和流程,相当部分的“制”是引进的,不是我们自己的技术。“要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或中国智造),这个方向绝对没错,但是首先,怎么从加工型的制造转向独立自主的制造,这一步要迈过去。”
柳老指出的路径就是工业设计。在他眼里,设计绝不仅仅是美观、造型和颜色等美工的角色——这些只是后期的表现,真正的工业设计提供的是真——对事物本质的不断认识、善——满足用户(不只是使用者,还应包括研究制造者、营销者、物流者、维修者、回收者)基础上的“共生美学”,它本质上是在初心的基础上对纵向产业链和横向“生产关系”的调整。
柳冠中经常打这样的比方,设计一个水杯,再怎么换造型、换材料,再好看,它还是一个水杯。但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真正要解决的其实是解渴问题,那就未必一定要用水杯,只要能喝水,吸管、奶瓶照样可以。这里面一涉及到对事物本质或初心的认识,二涉及到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关系。秉持这样的思维,我们就可以从本质出发,构建起中国自己的“制”——标准、规范和流程,才能真正建立起我们现代的中国制造工业体系。
作为“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一贯主张设计是“创造更合理的生存方式”。3月13日这天,他出席了万家乐2019新品发布会并再次阐述了他的观点。对于“天工系列”,他的评价是“耳目一新”,称新品400多天的设计研发过程是企业对工业设计专业化的迈进。
的确,在天工系列的设计团队负责人、跨界设计师沈文蛟的讲述里,我们可以看到天工系列的设计思想与柳老可谓一脉相承。它们不但从纵向——所有用户(包括服务者、销售者、运输)的调查中发现诸多痛点,重构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突破了材料运用和外观设计的边界,从而衍生空间审美新维度——即共生美学。更在横向进行了关系重构:万家乐天工系列所呈现的家电不再是单一、孤立的产品,而是作为群体的一分子融入到家中。新品组合与环境、氛围协调呼应,使厨房与餐桌之间、卫浴空间成为新的家庭交流中心。
更值得一提的是,天工系列被赋予艺术化的美观和哲学化的人文思考——融入丰塔纳空间主义(即极少主义)风格和枯山水文化(即干枯的山水景致,为东方园林设计思想,后成为极简主义的设计思想)意境,背后则是中国”道法自然“的山水哲学和美学。
万家乐是最早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厨卫企业,也是中国最早具备品牌意识的先锋企业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它奠定了中国燃气具行业工业化生产基础,推动了中国燃气具行业工业化进程。如今,经过30多年的发展、群雄逐鹿的市场竞争之后,万家乐似乎被重新注入了当年锐意改革的创新勇气和激情——那个敢为天下先的万家乐带着它“简单、快乐的新品质主义”旋风又回来了!
而它给更多的中国制造企业带来的启示是,核心的技术固然要孜孜以求,但以工业设计为突破口、在进行本质思考和关系重构的前提下,进行产品的重新定义已然是大势所趋,这不但是中国工业化的要求和市场、用户的呼唤,也是中国制造真正崛起并升级为中国智造的必由之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