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7名中学生“提案”提交两会 呼吁加强中小学食堂膳食营养(2)
2018年8月举办的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是历届全国活动中规模最大、提案最丰富、调研最深入的一届。正是在这一届活动中,西安高新一中2019届模拟政协社团的展评作品,从全国69所学校、近500名学生社团提交的69份提案中脱颖而出,斩获四项团队大奖,并作为八强提案之一进行了现场展示。
此前,从2015年起,西安高新一中的学生就开始参加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2016年,提出《关于加强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的提案》,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随后,各单位和公共场所纷纷设立母婴室,保障了哺乳妈妈的利益。2017年,通过《关于完善农业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案》,集中展示了农业电商的发展现状、趋势及面临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受到时任西安市委书记批示。2018年,《关于加强城市慢性系统建设的提案》推动了西安市慢性车道不断延伸,促进了绿色出行的建设。
“连续4年的提案内容,无一不是从身边的事、社会关注热点入手。”西安高新一中相关负责人表示,学生们深入社会和基层,努力发现问题,深入挖掘本质,在充分论证或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难能可贵的是,每一条应对之策,都建立在充足的论证或实验基础之上,有强大的理论及现实依据”。
在同学们看来,参与活动让他们受益匪浅。
“面对生活中的不足,我们能做些什么?拿出行动才是最有效的方式。”李想告诉记者,最初为提案设计解决方案时,以为“只需要通过完善、推行并落实法律法规,便能解决一切问题”。可当真正参与走访调研时,才意识到问题牵涉多方的复杂性。
“生活从来不是直线条的,而是由无数的具体细节构成。”李想说,是参与活动的过程,使自己经历了由幼稚简单到成熟复杂。
在王乐童看来,收获最大的“是思维能力的提升”。让书本上的知识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了理论认知度,也锻炼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思维能力是当前文科学习的重要能力,也是未来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思维路径”。
“送上完整提案的我们,已不再单纯是高中生,而是社会治理的参与者、贡献者。”张浩然骄傲地说,“明年,我们就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拥有怎样的情怀,达到什么样的思维高度?模拟政协活动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启示。”
原标题:西安7名中学生模拟提案提交全国两会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