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2018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摘编(2)
中国石油积极响应《巴黎协定》,认同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致力于低碳发展,与业内同行、社会各界共享温室气体控制实践。
中国石油高度关注温室气体排放,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公司发展规划,通过加强碳排放管理、发展低碳能源、研发应用低碳技术、生产过程碳减排、利用市场机制节碳、林业碳汇等方式,生产和供应清洁产品,努力实现产品生产、消耗过程清洁化,持续节能减排,做好绿化工作。
提升产品与服务
中国石油坚持“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的质量方针,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严格过程质量控制,培育名牌产品,以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在质量管控上,中国石油以制度标准完善、质量监督检查和质量文化建设为重点,持续完善质量管理提升。在产品管理上,以负责任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符合法律规定与行业标准规范的产品。在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持续推进产品升级,汽柴油生产装置均具备生产国Ⅵ标准油品的能力;启动智慧加油站建设,将一些加油站升级为能够加注油、气、电多种能源的供给站。
优化供应链管理
中国石油积极推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本着“尊重、沟通、诚信、合作”的态度,带动合作伙伴共同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秉承“守法、公开、竞争、择优、共赢”的理念,中国石油构建了“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联合监督”的招标管理体制,形成了“管办分开、分级分类管理、专业化实施”的管理模式。大力推广应用电子招标平台,努力践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推进阳光招标、绿色采购,实现依法治企与合规管理。2018年,供应商数量达到3万余家。
3.重人本的员工发展
维护员工权益
中国石油遵守有关劳工和人权的国际公约,尊重和保护员工合法权益,倡导平等和非歧视的用工政策,完善薪酬福利体系,健全民主机制,为员工创造公平、和谐的工作环境。通过深入推进薪酬福利体系改革,完善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政策,效益导向进一步突出,工资与效益挂钩的工资总额决定机制不断完善。
实施突出岗位贡献、符合各类人员特点的薪酬福利制度,分配上持续向科技创新人员、基层一线和关键、艰苦岗位员工倾斜。注重发挥员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作用,建立工会组织,以及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和厂务公开制度,企业民主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建立多种与员工沟通联系的渠道,坚持履行民主程序,通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了解并回应员工的期望和诉求。保障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选举权和监督权,鼓励员工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
打造成长平台
中国石油将员工成长成才作为公司发展的基础,开展全员培训,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完善奖励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实现个人价值。
在教育培训方面,持续完善培训基地和培训网络建设,按照知识培训、专业培训、岗位培训脱产与业余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实行多样化、差异化职业培训。在推进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实施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操作技能和国际化“四大人才培训工程”。其中,约有2万人接受了公司总部重点组织的培训。
为努力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拓展事业发展空间,公司深入推进“专业技术岗位序列”改革工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独立、畅通、稳定的职业发展通道。截至2018年年底,公司累计建立技能专家工作室93个,其中,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8个,公司高级技术专家303名、公司技能专家388人。公司共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职专家569名。
本土化与多元化
中国石油倡导尊重、开放、包容的文化,坚持“海外用工属地化、专业化、市场化”,不断健全员工培养机制,努力推动实现员工本地化和人才队伍国际化。
截至2018年年底,公司海外项目员工本土化比率达到84.4%,其中投资项目员工本土化比率达到92.9%。
4.促民生的社会贡献
实施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