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全面深入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和转型发展(2)
省国资委深刻领会“用足非常之力、坚守恒久之功”的会议精神,迅速将《2018年国企改革行动计划》动态更新为8·38国企改革施工图。一年来,全省国资系统紧抓“窗口期”,围绕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构建各类资本相互融合的产业联动机制和市场化经营模式、抓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等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拿出“人十之我百之,人百之我千之”的劲头,全力推动改革加速度、再突破。
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方面,现代化工集团挂牌运营,通用航空、民爆集团宣告成立,燃气集团完成重组,3家省属科研院所完成转企改制,煤机制造集团重组快速推进。通过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各新动能、兴产业公司边组建边快速形成生产力。国有资本正在从煤炭“一柱擎天”,逐步迈向多元发展。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省属国企集团层面破冰,汾酒集团成功引进华润集团,整体上市提速,子分公司混改率从66.7%提高到70.9%,高出央企2个百分点。新增2户二级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以晋苏煤电“联姻”、潞安集团与美国AP公司合作为标志,一批股权合作项目顺利落地。乘着我省党政代表团赴粤港澳考察的东风,省属国企与深圳国企在多个领域达成股权合作意向。
在对企业考核方面,在全国率先推出“一企一策”目标考核,重点考核全员劳动生产率、吨煤成本下降、上市公司市值、科技研发投入等转型和创新关键性指标,制定与企业领导任免、薪酬,职工收入等挂钩的“四挂钩”“进二退一”政策,让考核真正“长牙齿”。
……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一年来,既不当“婆婆”,也不当“甩手掌柜”,省国资委以常态化入企大调研为抓手,优化“保姆式”服务,强化穿透式监管。出台了《省属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首批45名外部董事进驻省属国企行权履职。党的领导嵌入公司治理,“三基建设”不断加强,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纪检监察工作力度空前,查处违纪违法案件658件,党纪政务处分995人,全力为改革保驾护航。
以实现工业历史性的结构反转为目标,全力推动产业变革,为转型集聚动能
当前,正处于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要清醒认识到不改革不转型没有出路,改得慢转得慢也没有出路。要敏锐把握难得历史机遇,抓住高质量发展、产业变革和能源革命带来的重大契机,抓住目前来之不易的改革局面、转型态势和市场转机,把山西国企真正做优做强做大,更好担负起转型发展主力军的历史使命。
一年来,全省国资系统深入贯彻省属国企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推进会的重要精神,按照转型项目建设年各项要求,全力推动新产业、新动能发展和企业转型。
“省属国企要实现增加值年均增幅10.9%,三年实现煤与非煤产业的历史性结构反转。”2018年8月,省国资委与省属国企签订了“一年和三年转型发展目标责任书”,响亮地提出省属国企要率先实现结构反转的目标,体现了省属国企作为转型主力军的使命担当,为全省工业结构的历史性反转吃下了“定心丸”。
面对这个需要“跳起来摘桃子”的重大战略目标,省国资委和省属国企科学谋划和实施了一批具有战略性、牵引性的重大项目,截至2018年末,储备重大转型项目数量286个,总投资6966亿元,这些三年内竣工投产的重大项目,对全省产业转型起到极强的支撑牵引作用。
改革扬帆,转型出海。
一年来,全省国资系统传统产业不断优化、焕发生机,新产业新动能接力涌现、加速成长,能源革命率先破题、多点突破。通过强攻转型升级,结构反转的态势加速形成。
继高端碳纤维后,太钢集团“手撕钢”再次惊艳全球;180项目实现全系统满负荷运行后,潞安集团2GW高效PERC电池项目与深紫外芯片项目也迎来爆发式成长;全球单套最大BDO装置、己内酰胺装置和三套国内领先的乙二醇装置,在阳煤集团投入运行;晋能集团单晶异质结光伏电池达到世界最高量产转化效率;国际能源与上海电气合作打造首批智慧风电全产业链基地;晋煤集团3个煤层气勘查新区块成功点火出气;山西能投发运中欧、中亚班列50列,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六个国家12个城市;文旅集团加快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景区资源并购重组;建投集团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和新型建材产业;国控集团5个新动能项目落地建设;大地控股加大项目投入和技术研发,为全省转型项目落地打造土地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