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例核辐射案受害者离世:为爱和希望奋斗了23年(2)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百科 > 正文

中国首例核辐射案受害者离世:为爱和希望奋斗了23年(2)

2019-04-29 17:59 作者:admin

  那段时间他的身体仿佛陷入了一个死循环,“皮肤一点点溃烂,之后再截肢、再修复,这些过程反复循环,仿佛永无尽头。” 宋学文说,四肢一段段被截去,最初并没啥感觉,直到有一次上厕所时,他才被镜子里的自己吓了一跳,“简直成了肉段。”此时,他才知道自己被伤得有多严重。

  1998年秋天,治疗告一段落,已成了残疾人的宋学文回到了吉林,单位将他安排在一间十多平米的宿舍,每月发800多元。

  绝望时一个随机电话认识了一个善良女孩

  生活在自己的阴暗小屋,看着自己残缺的身体,宋学文对未来已心灰意冷。他不愿出门,不愿见人,每天只能透过小小的玻璃窗去打量外面的世界,那是他最苦闷的一段时光。

  父母怕儿子想不开,希望儿子能与社会有所交流,于是省吃俭用帮宋学文安装了一部固定电话。宋学文若干年后分析,正是那部电话解救了他,“它让我拨通了未来的妻子的电话,此后我才逐渐从阴影中走出。”

  一天清晨5点多,实在睡不着了的宋学文随机拨通了一个本地号码,他只敢与陌生人交流,“想找个陌生人聊聊自己的绝望”。

  接电话的是个年轻女孩:“有什么事吗?”听到电话那头的声音,宋学文撒了一个谎:“今天是我的生日,没人祝我生日快乐。”女孩接着说:“那我祝你生日快乐!”

  好久未与人交流的宋学文听到对方礼貌的话语,突然改变了主意,他不想聊“绝望”了,试着正常地对话。本就风趣幽默的他打开“话匣子”后,逗得对方直乐,不知不觉两人聊了一个上午。从交谈中,宋学文得知女孩叫杨光,是一家医院的实习会计。

  宋学文感慨,有时候缘分就是来得这么猝不及防。女孩的温柔善良给宋学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杨光也被宋学文的幽默所吸引。此后,两人经常通过电话聊生活、聊爱好,十分投缘。

  时间长了,杨光知道宋学文是残疾人后,非但没嫌弃,反而给予了诸多鼓励。1999年1月18日,杨光手捧一束鲜花出现在宋学文面前,宋学文泪流满面。宋学文回忆,那时候他就对这个善良的女孩有了深深的依恋。“人如其名,那时的她,美丽善良,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洒进了我的心田。”

  而杨光在以后的几年,也是一直陪伴在宋学文身边,辞职陪他到北京复查身体,陪他奔波在维权的路上……

  挣脱了世俗的压力后,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宋学文也振作了起来,身体也在逐渐好转。

中国首例核辐射案受害者离世:为爱和希望奋斗了23年

  结婚生子一样没落下出书拍电影开幼儿园

  经过4年诉讼,吉林省高院2000年做出终审判决,吉化集团建设公司r射线探伤机放射源失落后,超剂量误照宋学文致其终身残疾。该公司除已支付的抢救治疗费用外,另行赔偿宋学文48万余元。此案是国内首例核辐射案,宋学文也被称为首例核辐射案受害者。

  虽说除去维权、诉讼、安装假肢的费用后,宋学文最终只剩下8000多元,但他们也觉得挺满足的,毕竟四处漂泊的日子总算告一段落了。

中国首例核辐射案受害者离世:为爱和希望奋斗了23年

  坐在轮椅上的宋学文

  此后,安装了假肢的宋学文不但身体重新站了起来,而且还过上了比普通人更精彩的人生。结婚生子一样没落下,还出书、拍电影、开起了幼儿园。宋学文说,他还是挺喜欢此后的生活的,“跟原来的同事相比,他们有的我也有,不过我的阅历可比他们丰富多了”。

中国首例核辐射案受害者离世:为爱和希望奋斗了23年

  宋学文在扫地

  随着记忆的衰退,宋学文决定将自己坎坷的经历和与杨光的爱情故事记录下来,凭着右手那根完好的中指,2003年,他用了七八个月时间,敲出了30多万字的自述小说《生死链》,并在次年出版发行。

  2006年,经过8年同甘苦共患难,宋学文与杨光走进婚姻的殿堂。

  2008年,为了减轻生活压力,同时也为了让大山里的孩子能接受到学前教育,宋学文与杨光在老家蛟河市松江镇爱林村贷款办起了幼儿园。不过,近几年来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以及幼儿园需要不断地升级改造,他们并没赚到钱。

中国首例核辐射案受害者离世:为爱和希望奋斗了23年

  宋学文在照看幼儿园里正午睡的小朋友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