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影响中国医疗界的十大政策(2)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快讯 > 正文

2018年影响中国医疗界的十大政策(2)

2019-05-01 14:13 作者:admin

点评:国家卫健委的成立,标志着卫生领域的监管将越来越严格,从医务人员到医疗机构,不规范诊疗行为将被严格监管和处罚,加速行业人员及机构的淘汰机制建设。

7、公立医院加强党建工作

简介:2018年6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公立医院将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且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院长不可兼任党委书记。医院领导人员要确保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医院管理,允许实行院长聘任制,推进职业化建设。

点评:在双领导核心的公立医院,院长的权力将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和监督,可能让一些院长不在肆无忌惮地以为专权和谋私利,但也不排除未来会出现院长和书记一起落马的案例。而院长职业化改革也或将伴随着公立医院改革很快推向全国。

8、药房托管被画上句号

简介:11月26日,国家卫健委《关于加快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其中明确规定:坚持公立医院药房的公益性,公立医院不得承包、出租药房,不得向营利性企业托管药房。短短40多字,给多年来争议不断的药房托管画上了句号。

点评:卫健委叫停药房托管,提出转变药学服务模式,提高药学服务水平,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非常重要非常必要,也是对类似于药房托管这类“伪改革”的纠正,无疑是正确的。但作为公立医院,政府应该更多的承担起政府的责任。否则,托管的停了,没托管的肯定不会再做了,但老百姓的病还要看,医院还要办,因此给叫停药房托管一些实实在在的支持。(陕西省山阳县卫计局副局长徐毓才)

9、全科诊所大松绑

简介:1月24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对于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全科诊所方面再次大松绑。《意见》指出,要落实国家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医疗机构相关规划布局不对全科诊所的设置作出限制,实行市场调节。支持符合条件的全科医生个体或合伙在城乡开办全科诊所,为居民就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鼓励二、三级综合医院与辖区内全科诊所建立双向转诊机制,畅通转诊渠道。加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促进全科诊所规范发展。

点评:在主流国家的医疗卫生体制中,医生开的私人诊所都占据着超过半壁江山的诊疗服务量,而我国则差距甚大。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政策的开放,以及医生们日渐觉醒的意志,中国诊所正规军正在崛起!有望占据中国医疗市场的半壁江山,并成为分级诊疗制度的中流砥柱!

10、医生高级职称评审迎来改革

简介:浙江省将全面下放卫生高级职称评聘权限,推进医疗卫生单位自主评聘改革。据了解,从今年起,浙江省卫生高级职称评聘权限下放到三级医院、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牵头医院等级为二甲(含)以上的县域医共体,实行单位自主评聘。省主管部门不再组建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不再颁发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医院等级为三级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实行自主评聘,其它社会办医疗机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属地设区市高评委负责评审。

除浙江外,全国多省均出台下放卫生高级职称评聘权限相关政策。

点评:“职称评审要有区分,当医生不要重SCI而是重临床,晋到主治医生就行了,别再搞副正主任医师了。要让治病救人,热爱专心致志当好医生的人安安心心、安安生生悬壶济世。让喜欢又善于SCI的也可专注SCI。医的好病,手术做的精湛,既受社会尊重,又有合法合理收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医生,让病人放心、家属安心、年青医生佩服,以之为学习榜样。中国的临床医学才大有希望。”(知名心脏专家胡大一教授)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