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位7000+也要吃 四万亿餐饮市场成消费引擎(2)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饮食 > 正文

等位7000+也要吃 四万亿餐饮市场成消费引擎(2)

2019-05-07 06:59 作者:admin

  陈宁透露,在公司成立之初,他们就打通了堂食和在线订单的管理渠道,用独立的IT公司来进行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产业互联能够提升公司的效能,未来餐饮业甚至不会有线上线下分别,就是一个水陆两栖的运营,类似我们现在的(服装)零售业。”

  在陈宁看来,目前快速发展的外卖平台,也从另一个方面倒逼了餐饮企业的管理意识。陈宁所说的外卖,目前在乐凯撒的总订单量中占比近四成。而根据2018年美团的数据,我国外卖总交易金额达2828亿元,同比增长65.3%;日均交易1750万笔,同比增长56.3%。

  楚学友对记者指出,西贝的外卖占比大概是11%。不过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外卖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门店的消费。他说,外卖的需求只是为了吃一顿饭,这种需求虽然一定存在,但是和外出好好吃顿饭的感受大为不同。“正是因为大家平时聚在一起面对面吃饭的场景变少,所以也有集中爆发式的补偿式点餐。”

  如果说一二线城市是外卖增长和数字化管理的代表,三四线城市的餐饮业态也有自己的尝试,位于丹阳的江苏水中仙东雅国际酒店就是一个例子。

  该公司总经理眭佳妮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丹阳作为一个四线城市的消费群体颇为固定,而近几年随着商业中心的加速争夺,也加速了小型餐厅的闭店速度,他们也早早开始谋局转型。“从高端酒店、星级饭店到后来的团膳,都有涉足。”

  她说,其公司6年前就开始塑造年轻品牌,利用互联网、微信平台针对不同群体进行推广。此外,还打造了一些不可替代的餐饮业务,例如在五星级酒店开设市民早餐。眭佳妮说,水中仙的市民早餐每天就有600~700人的当地居民前来消费,按人均10~15元的额度看,每天也有大约7000元的营收。“虽然利润占比很小,但是却是不可替代的一个模式。”

  行业分散竞争激烈

  尽管我国的餐饮市场稳固提升,不过,中国以9倍数量的餐饮门店创造了和美国几乎相当的市场规模时,人均餐饮消费额却不足美国的1/5,也并未出现和美国同样数量的餐饮巨头。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烹协近日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餐饮企业百强和餐饮五百强门店分析报告》(下称“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餐饮百强企业总营业收入达到2410.7亿元,这距离4.2万亿总量还有不小空间。

  这背后原因为何?王洪涛分析称,目前我国的餐饮行业比较分散,集中化程度不高,竞争激烈,前几位餐饮龙头占比不高,另外连锁化品牌占比也不高,因此餐饮巨头比较少,这也和行业属性有关。所以未来若是形成巨头,一种就是集团化多品类的模式,另外就是快餐模式把量做上来。“相信在大型龙头企业方面未来会有改善,3~5年集中化程度会提高。”

  未来品牌的价值越来越突出。在资源不断整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差距逐渐拉大,餐饮百强企业内部两极分化日趋集中。分析报告指出,2018年前30名大型企业营收就占到了百强总营收的75%,而后50名企业营收总和比重持续收窄至13.4%。

  楚学友表示,目前公司的年增长速度基本维持在30%。他认为,未来连锁品牌的覆盖率还有很大空间,这些年来,连锁品牌的发展和扩张速度越来越快,营收10亿元以上的餐饮公司逐渐变多。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