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评论:大型公立医院发展也要注重自身“健康”(2)
    需要强调的是,建设基于价值的优质服务提供体系、提供以人为本的一体化服务,是新时代卫生健康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大价值选择和目标。重新定义以往割裂的“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内涵,重新寻找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重新引导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无序竞争向有序协同发展,是改革创新发展的重点。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整合的主体是不同级别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主要包括城市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不同主体之间人员、信息、职能、医保等方面的整合,形成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功能发展、责任目标、利益分配、价值追求的高度一致。而且,整合型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不仅是一定区域内的,其体系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更是明确的、互为补充的。为此,以构建城乡结合、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防治结合、康养衔接、健康促进的接续性健康服务新格局为目标,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体系重构,是促进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完善的必然要求。
    大型公立医院的发展必须明确功能定位
    从医院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早期医院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病患,也包括残疾人。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及健康意识提高,医院服务对象从患者扩大到所有有健康需求的群体。同时,大型公立医院大部分是三级甲等医院,又绝大部分都成为综合大学或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将强大临床医学资源转化成医学教育资源,履行医学人才培养等职能,因此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新时代大型公立医院具有医学服务、医学人才培养、医学知识和技术创新、医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医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五大功能。其中,医学服务是基本功能,包括诊疗、预防、康复、保健、安宁疗护和健康教育等。
    影响大型公立医院功能定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国家和区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要求;二是区域(城市)发展战略定位以及区域协同发展要求;三是国家和区域卫生健康服务需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以及区域优质医疗服务提供体系建设发展要求;四是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要求;五是公立医院自身建设发展规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型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必须进行规划,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服务保障国家和区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二是要符合区域(城市)发展战略定位以及区域协同发展要求;三是要有利于服务和保障国家、区域人民群众卫生健康需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四是要整体规划分期实施,有利于医院五大功能协调发展;五是要功能定位与建设发展路径相匹配;六是要兼顾前瞻发展与承载能力相匹配。
    大型公立医院的四个重要使命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新形势下的大型公立医院必须担当四个重要使命:
    一是担当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改革的使命,建立和完善与中国特色事业体制相适应的治理结构,不能照抄照搬国外和公司企业的治理模式。
    二是担当医学科技创新发展的使命。大型公立医院有完备的医疗资源、优秀的学生队伍和优质的患者资源,在医学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是无可比拟的。因此要强化学科建设,引领国家和区域优质医疗服务体系的技术发展方向,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生物治疗、精准医学、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布局协同创新中心,紧跟医学发展的国家或国际前沿,增强创新引领发展的能力。
    三是担当区域医学中心的使命。国家要求区域医学中心能完成区域内疑难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示范、推广适宜有效的诊疗技术,辐射和引领区域内医学发展和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这几乎是为大型公立医院量身定制的建设原则。大型公立医院要对标国家战略和国际前沿,进一步明确走专科专病特色发展道路,突出科技创新能力成果转化,强化在疑难疾病诊疗、新技术临床应用、高水平科技创新、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以及医学文化传承、医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优势和功能,落实“医教协同”,实现“医教共赢”,推进以器官系统为基础以疾病为核心的临床科室重构,努力打造成为国家级医学中心或国家级区域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