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星医美赴港IPO暴露短板 行业充斥改行、速成医生(2)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 正文

艺星医美赴港IPO暴露短板 行业充斥改行、速成医生(2)

2019-05-07 21:31 作者:admin

“医美现已纳入一级学科,与内科、外科平行。各个科室转型过来做医美的很常见,最多的是大外科、骨科、皮肤科、眼科,甚至肛肠科、麻醉科。”建方表示,但培育合格医生并非一朝一夕,能否转型成功其实也很难说。

此外,有资质的医生匮乏,产生了很多变相的解决办法。一名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比如民营医美机构往往会设置咨询师和美容顾问的职位,充当“咨询医生”,直接对接顾客,真正负责操刀的主刀医生,才是持证医生。

作为医院仅有的持证医生,建方主要负责的是客户确定好整形方向后,提出更加细致专业的意见并操刀手术,前期的需求沟通和后期的维护均由“咨询医生”负责。

“像我们这样的直营医院来说,不论是咨询人员还是其他工作人员都是正规的,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才能上岗,而往往许多见诸报端的医疗美容纠纷,经手的所谓医生都是出自速成班,更多的是办一个短期培训班,几个月甚至几天,拿到一个并未经国家认可的证书,就算是持证上岗了。”建方指出了行业存在的乱象。

另外,由于明显的收入差距原因,不少“改行”医生也加快进入医美行业,包括骨科、甚至做B超或者麻醉的医生,经验欠缺,出现问题的也不少。

“现在一搜医美整形,往往是各类事故负面新闻漫天,但其实在业内的统计,正规的医美整形手术发生事故几率都很低,远远低于传统医疗领域的手术风险,否则国家也不会批准大规模商业化。”一名医美相关从业人士对记者表示,但另一方面,无证执业,无资质机构等问题确实存在,甚至一些医美机构租借医美医生的执照去骗申资质的情况也有发生。比如,一家医美机构虽然有合法资质,但其名下的医生都是空挂,真正行医医生人数屈指可数,甚至会有护士或者是根本没有行医资格的人员从业。

医生培养非一朝一夕

“这几年整形美容行业发展的太快了,大小规模的医院都面临着抢不到人的情况,培养一名合格的医生又至少5年起步,缺医生是正常现象。”建方说。尽管出道仅7年时间,但建方在自家医院已算相当资深,因为往往具有整形手术医生资质的,不到两年就会被其他医院高薪挖走。

建方告诉记者,目前像他从业的较大规模的医美医院,真正的整形医生配置不会超过两人,一方面是医生短缺的原因,另一方面正规的整形医生待遇颇高,有资历的主刀医生月收入10万司空见惯,年收入上千万的整形医生都存在,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医生。对于民营医院来说,成本的考虑也相当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形医疗机构中,分为公立医院整形科、民营医院和私人诊所三类。民营机构尽管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在医生资源配比方面却不占优势。公立医院拥有技术人员优势,但发力点却是基础性医疗,如病理型整形、烧伤型整形,市场需求较大的美容整形,公立医院涉及较少。

“从整体的医生素质,专业能力来讲,民营医院当然远远不能与公立医院相比,但单就美容整形而言,这几年的高速发展下,民营医院明显比公立医院更有市场竞争力。一方面技术设备引进民营资本更灵活,公立医院需要走程序批资金,流程完毕可能已经过时;另一方面公立医院毕竟以公益性基础性医疗为主,不可能投入更大精力发展医美行业。”建方说。

小美(化名)从事医疗美容设计师的工作,她告诉记者,由于相当部分整形医生“半路出家”或者培训不到位,由此诞生出“咨询医生”或者叫“设计师”职业,为的就是提前把握好客户需求等。“要培养一个合格的能带来品牌效益的主刀医生,时间成本至少10年到15年,现有‘流量’医生或者早就被大型医院高薪锁定 ,还有不少自立门户。”小美表示,市场快速发展高潮至今还不到10年,培育优质医生尚待时日。

实际上,每年各大医科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数量并不少,但是相比前途不明,资源有限的民营医院,大量的毕业生依然选择公立医院。一方面为了累积专业案例经验,一方面为了评级别。此外,公立的稳定性可以给刚毕业的学生提供稳定的收入。

“医生的相关从业资质本就难考,两到三年才取得都跟正常,而作为民营医院整形医生来说,从业的过程还需要经历市场的考验,这才是最主要的关键。”建方对记者说。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