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印象馆设计师:让中医药好玩又好懂(2)
2019-05-07 22:18
作者:admin
赵海波:比如我们的VR体验区,游客戴上眼镜就能“进入”贵州深山中采药,采完药回头就是瀑布光影秀,雪莲、人参、石斛、金银花等等中草药的图案在瀑布里流泻下来,点一下它就绽开了,小孩子会非常喜欢,对中草药能有一种直观上的认识。游客还能体验血余炭的炮制过程、亲口品尝茶道。这些互动区域每天都很火爆。
新京报:展览是如何做到吸引观众的?
赵海波:首先把人留下来,他们才有耐心去阅读画面、文字。比如瀑布流的旁边,我们选择了三个小故事进行播放,分别取自《诗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讲述古人是如何通过反复的尝试慢慢寻找中草药的作用。很多人认为中医药是玄学,其实中医也是通过很多实践得出的。这些故事都很简单,也使用了非常通俗的语言,很多孩子看得很投入。再比如中药材的炮制,大家觉得非常神秘,其实不一定,我们直接把中药材炮制前后的实物放在这里,一眼就能看明白。
新京报:如何保证展览中的中草药知识的专业性?
赵海波:参与到场馆设计的不光是设计师,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聘请了大量中医药学的专家,比如金世元、刘延淮、卞留念、张其成等等参与整个项目。前期策划阶段,让专家们提供建议、创意,提供中医药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中医文化的核心理念。建设方案和修订,都有专家进行审核。整个场馆从策划到建设,花了两年半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