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斯坦福丑闻后续:医药业重销售轻研发模式亟待变革!(2)
2019-05-07 23:14
作者:admin
在高昂的销售费用中,以步长制药为例,市场及学术推广费用成为了主力军,通过回顾过去三年的财报,它的市场及学术推广费为60.13亿元、70.17亿元和74.86亿元,同期的销售费用为68.5亿元、82.87亿元和80.36亿元,占比为87.78%、84.67%和93.15%。
一直以来,市场及学术推广费被视为商业贿赂的高发区。步长制药也不幸中招,比如早在2006年,原国家药监局局长郑筱萸被曝光后牵扯出的行贿者,就包括步长集团创始人赵步长。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A股市场上另一家中药企业康美药业(行情600518,诊股),在300亿财务造假案之前就被曝出多次行贿事件。
与高销售费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低迷的研发费用,步长制药去年的研发费用仅为4.8亿元,销售费用是研发费用的16.73倍。
但是,总市值超过步长制药、销售和研发费用远不匹配的医药上市公司还有6家,分别是云南白药(行情000538,诊股)、美年健康(行情002044,诊股)、同仁堂(行情600085,诊股)、九州通(行情600998,诊股)、济川药业(行情600566,诊股)和华润三九(行情000999,诊股)。除了美年健康属于医疗服务行业和九州通属于医药商业行业外,其他四家都是中药行业。
重销售轻研发模式很容易造成药品问题频发,在上文刚刚提到的6家上市公司中,步长制药的主打品之一丹红注射液被预警列入重点监控、云南白药牙膏涉嫌虚假宣传案件、同仁堂过期蜂蜜事件,以及美年健康假医生事件,都成为耳熟能详的医药黑天鹅事件。
医药行业多种黑天鹅事件的频频发生,这种重销售轻研发的模式是不是要做出变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