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联体信息平台建设研究与应用(2)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百科 > 正文

儿科医联体信息平台建设研究与应用(2)

2019-02-26 06:08 作者:admin

云影像诊断平台通过预授权的方式和互联网技术的支持进行报告的书写、编辑、查询和打印。在安全保障方面平台使用了数据加密传输、防火墙安全隔离、内外网前置机单向访问技术,在报告书写和查阅上,远程诊断平台使用上级医院报告格式并有相关的医生电子签名等自动生成PDF格式阅片报告,保证了远程阅片的质量和安全性。

双向转诊平台 儿科双向转诊平台,主要基于高效通信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手段,设计构建了一个以优质医院为中心节点的急救双向转运平台,实现危重症病患的转运管理、过程监控、病历数据共享和双向转诊及会诊。平台同时搭载了PC端和手机移动端。

儿科医联体信息平台建设研究与应用

图2 院前双向转诊平台工作流程

儿科双向转诊平台的流程:转诊发起医院通过转诊平台发起转诊申请,与普通转诊平台不同,儿科转诊平台必须填写患者的相关生命体征。便于重症患者的转诊和参考,申请医院可直接查看转诊接收医院目前病床使用情况,平台会实时发出转诊信息提醒,上级医院审核并接收转诊信息,派出救护车并执行后续操作,平台提供接口实现和双方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对接,授权的情况下为转诊患者提供信息查询和病历、医嘱等信息的共享。

远程教学平台 远程教学平台主要应用于医疗资源的共享、基层医院规范化培训与考试、远程教学与视频在线直播等,主要采用Web2.0技术和其他网页加密技术,实现在授权情况下,对网内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并可通过在线考试系统对所学在线资源进行网上考试,发放学分制等;远程教学与视频为医联体内的基层医院提供了丰富的医疗资源和视频,同时可以对医院手术情况和专家讲课进行在线直播,目前湖南省儿童医院采用和腾讯医链合作的方式为基层医院实现云视频的共享。

应用分析

医联体通过互联网+医疗技术,实现“四个统一”,即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诊断路径、统一治疗规范、统一服务管理;建设“五个平台”,即儿科与儿科专家展示平台、儿科与专家医疗协作平台、儿科远程会诊平台、儿科双向转诊平台、儿科医护人员的教学平台;聚焦“六大功能”,即全省儿科队伍能力建设展示功能、儿科诊疗协作信息联通功能、区域儿童危急重症患儿救治功能、儿科远程影像互联诊断功能、儿科医务人员教学功能、家长寻医问药咨讯功能;推进“八大互动”,即义诊会诊、教学查房、学术巡讲、学术探讨、进修学习、管理推广、技术推进、科研协作。其目的是形成分工协作机制,倡导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通过医院人才和技术输出、管理与服务输出,提升各成员单位的儿科服务能力,实现儿童在医联体内就诊的同质化服务。目前该平台在医院顺利实施,实现了12家医院的网络双向转诊,转诊1 023人次,10家医院对接了远程影像诊断平台,其中两家为全托管模式,目前已经实施远程影像诊断近5 000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和社会反响。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