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2)
要从严考核监督。中央明确脱贫攻坚目标后,地方出现了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急躁。有些地方急功近利,对脱贫目标层层加码;有的不考虑稳定脱贫,单纯计算当年收入,把贫困人口“算”出去;有的不研究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的措施,简单采取“低保兜底、一兜了之”的做法。二是拖延。有些地方思想上不够重视,工作上比较被动,贫困群众满意度低。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研究制定了一整套制度,还要严格考核评估和督查巡查,督促各地各部门真抓实干、全力攻坚。对完不成任务或弄虚作假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国务院党组关于脱贫攻坚情况汇报时的讲话(2016年12月1日)
开展督查巡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对推动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扎实落地有重要作用。从督查巡查情况看,今年脱贫攻坚整体进展顺利,但也存在不少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应认真研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推动有关地方、部门认真整改,对整改不力的,或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数字脱贫”的,要严肃问责。
——在《国务院扶贫办二〇一六年脱贫攻坚督查巡查情况的报告》上的批示(2016年12月8日)
为支持脱贫攻坚,中央和有关部门、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强度密度空前,关键是要确保兑现、落地生根。目前看,财政、土地等政策支持力度很大,要抓好落实,交通扶贫、水利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扶贫行动要加强,扶贫小额信贷、扶贫再贷款等政策要突出精准。脱贫攻坚期内扶贫政策要保持稳定,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后,相关政策要保持一段时间。驻村帮扶、东西部协作扶贫、定点扶贫等政策要继续执行。同时,要针对特困地区、特困群体和贫困村,研究制定特殊的政策措施,必要时采取一些超常规的办法推动脱贫。对此,中央有关部门要给予支持。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7年2月21日)
要防止层层加码。各地出台的脱贫摘帽时间表,有十二个省份提出提前实现脱贫目标,多的提前三年,少的提前一年。省里时间提前了,市里、县里就紧跟着层层加码提前。有的地方提出的口号是:“白加黑、五加二,三年活要一年干”,“奋战三百六十天,贫困帽子甩一边”。西部某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高达百分之三十以上,却提出要提前四年摘帽。脱贫攻坚多干快干,主观愿望是好的,但这样的时间表是不是符合客观现实?会不会引发“被脱贫”、“假脱贫”?口号喊出去了,到时候做不到就会失信于民。不顾客观条件的层层加码,看似积极向上,实则违背规律、急躁冒进,欲速则不达。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提前完成,但要量力而行、真实可靠、保证质量,不要勉为其难、层层加码,要防止急躁症,警惕“大跃进”,确保脱贫质量。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7年2月21日)
“出水才见两腿泥”。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扶真贫、真扶贫,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决不搞花拳绣腿,决不摆花架子。要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开展督查巡查,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要严肃问责。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7年2月21日)
今年,我们进入五年脱贫攻坚战第二个年头,对去年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进行考核,就是为了对照责任书,检查脱贫攻坚工作进度,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也是为了压实责任、传导压力。之前,有的地方不遵守党中央要求,擅自调整调动了贫困地区县委书记、县长,我提出了严肃批评,组织部门作了纠正。发生这样的问题,说明形式主义的东西害人不浅,他们认为我讲的话也是一种形式。这里,我要讲明白,党中央决策部署决不能当耳旁风,一句必须顶一句。
——《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关于二〇一六年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情况的汇报〉时的讲话》(2017年3月23日)
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对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进行考核,是倒逼各地抓好落实的重要手段。考核不能走过场,不能一团和气。考核不严格,对问题不较真,等于鼓励敷衍了事、弄虚作假。该批评的要严肃批评,该处理的要严肃处理,不怕揭短亮丑,不怕红脸出汗,要让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人付出代价。这实际上是帮助和提醒他们,等到了二〇二〇年还不合格,那就不是这个代价了。对考核结果好的地区要通报表扬、给予鼓励,树立讲实效的导向。对问题突出的地区要问责批评,督促整改,发挥警示作用。要通过较真碰硬的考核,树导向、言规矩、压责任,确保脱贫攻坚工作质量。
——《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关于二〇一六年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情况的汇报〉时的讲话》(2017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