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第七届金华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2)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饮食 > 正文

政协第七届金华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2)

2019-03-04 10:23 作者:admin

  助推全面深化改革。开展“推进标准地改革,加快工业项目落地”专项课题调研,提出了转变思想理念、优化审批服务、完善体制机制等建议。组织进行深化 “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项视察,就改革堵点和难点问题提出破解之策。

  助推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开展“医养护融合发展,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课题调研,提出了强化统筹协调、优化政策保障、打通融合发展节点、实现养老模式互补、培养专业人才等对策建议。进行公共法律服务、破解执行难、公益诉讼等专题调研、民主监督,助推法治金华平安金华建设。

  助推生态环境保护。组织“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探讨”重点课题调研,就“两山”转化的理念、规划、模式、机制、要素保障等关键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联动开展“城乡生活垃圾分类”专项集体民主监督,进行“和美乡村”建设和深化“厕所革命”专项视察,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四、突出团结联谊,广泛凝心聚力,致力于画出最大同心圆。

  发挥统一战线组织的功能,积极搭建参政议政平台,凝聚各界力量,助推金华高质量发展。

  推进合作共事。完善联系走访制度,积极邀请各民主党派参加政协的协商、监督、调研、视察等活动,优先安排大会发言,重点督办团体提案,不断加强与各党派团体的合作共事。

  增进各界团结。组织委员走访少数民族乡村和宗教活动场所,开展相关课题调研,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引导民族宗教界力量助推和谐社会建设建言献策。

  广泛联系交流。组织港澳华侨委员召开座谈会,赴欧洲开展对外经贸文化交流活动,邀请金华驻外商会负责人列席政协全会,走访金华驻外商会,引导婺商和在外优秀人才发挥优势回报桑梓。两次参加九地市政协共商G60科创走廊发展活动,推动与四川、吉林等地的对口合作工作,促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参加四省九市政协工作研讨会,密切与上下级政协、兄弟市政协的联系。指导完成市政协之友社换届。

  强化文化联谊。编著出版《金华饮食文化系列丛书》《中国婺派建筑》等文史资料,征编并向省政协推送12个浙江改革开放40周年口述史料、15个浙江文史印迹金华个案;举办改革开放40周年书画展,参与金华市城展馆、三江六岸文化提档等规划论证和“浙江诗路文化”研究,发挥传统文化在团结联谊中的重要作用。

  五、转变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创新,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

  发挥调查研究的基础性作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探索建立各项履职都以调查研究为前提和基础的工作机制,夯实了提质增效的基础。

  发挥品牌创建的示范性作用。“一村一委员”入选全省政协工作创新案例,并在《人民政协报》头版报道;大会发言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发挥了品牌创建的示范引领作用。

  发挥政协系统的整体性作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县(市、区)政协工作联系和指导的若干意见》,建立健全专委会工作联动机制,开展联动调研监督活动,召开全市政协主席读书会、政协工作交流会,赴县(市、区)进行年度工作调研,促进了政协组织整体功能的发挥。

  发挥互联网对政协工作的推动作用。大力推广省政协微信公众号,设区市关注人数全省第一,单篇推文阅读量全省第一;开办金华政协微信公众号,在各大客户端开设“文史记忆”“古婺芳踪”栏目,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影响力。

  六、聚焦乡村振兴,完善工作机制,持续推进“一村一委员”创新实践。

  优化联村组合。坚持就近就便全覆盖原则,调整优化委员联村结对和联村小组设置,2508名市县两级政协委员分别联系3351个村(社区)。建立由骨干委员任组长的委员联村小组,提倡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联村活动,发挥传帮带作用。

  创新监督方式。探索专业化培训、标准化设计、菜单式作业的监督调研方式,组织委员赴全市各村进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民主监督,发放“五看”“五问”民主监督调查表,全面摸清了情况,向党委政府提交了有价值有分量的民主监督情况报告。建立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畅通委员监督信息反馈渠道。

  制定工作规范。制定实施“一村一委员”工作规范和考核制度,明确运行程序、工作内容和要求,推进了此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