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德比的反思:角色置换制造巨大落差,皇马要质变唯有引援(2)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百科 > 正文

国家德比的反思:角色置换制造巨大落差,皇马要质变唯有引援(2)

2019-03-05 06:42 作者:admin

巴塞罗那在开场后的表现非常积极,但皇马也正是在对手积极开展压迫的阶段组织起了颇具威胁的进攻,主队能够实现借力打力,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图)克罗斯和莫德里奇联合边后卫吸引防守,卡塞米罗作为后场中转轴没有感受到太大压力。

一是尽管经历了一周双赛的消耗,但皇马的边路球员依然具备不错的体能,他们能够顺利地在守转攻阶段实施提速。二是面对巴萨的前场围抢,索拉里要求皇马卫线与中场之间要保持紧凑的站位,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拉开空间。紧凑站位便于持球人寻找出球点,也便于丢球后实施反抢。在强侧渗透遇阻后,皇马会迅速转移进攻方向,持球能力很强的莫德里奇和克罗斯在肋部牵制对手,卡塞米罗在中路的压力就会小很多,巴西人可以顺利地完成一些组织和调度任务。三是当皮球进入前场之后,索拉里允许球员适时进行换位,除了维尼修斯的位置比较固定以外,包括本泽马、克罗斯和贝尔的运动轨迹都很多变,皇马总有人利用巴萨两道防线之间的空当完成转接,为维尼修斯制造外线强突的机会。

(图)一板一眼的阵地进攻不太适合皇马,主队选择利用在转移进攻方向后快速完成渗透。

成功地将皮球送入前场30米后,皇马的进攻遇到了麻烦。针对维尼修斯抱紧边路的“外线型”打法,巴萨采取了盯人结合夹击的防守策略,罗贝托的步步退守既能够将维尼修斯引入包夹的陷阱,也压缩了皇马利用边路打配合的空间,雷吉隆很难获得下底机会,他在斜45度区域的处理球水平还不够好。在维尼修斯刚刚升任主力的时候,皇马的主要进攻区域在右路(联赛中),巴斯克斯&卡瓦哈尔组合就存在着位置重叠问题,随着维尼修斯和雷吉隆的渐入佳境,皇马的主攻方向转移到了左路,但在这一侧的两名球员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考虑到典礼三中场的后上能力比较弱,皇马现阶段在阵地战中的锐度有了明显提升,但总体上的变化还是不够多。

(图)巴萨主攻左路,贝尔的位置靠后,他在由守转攻阶段很难跟得上维尼修斯的脚步。

2.肋部防守摇摇欲坠,巴萨的进攻“点到为止”

巴萨在防守中有效地切断了维尼修斯与队友之间的连线,皇马最具威胁的进攻方式还是快攻,本泽马、巴斯克斯和贝尔都需要一定的冲刺空间才能发挥出威力。然而,这个看起来冲击力极强的组合在快反中却没有形成合力,维尼修斯与贝尔之间的呼应寥寥无几,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两名球员在防守中的位置差异。维尼修斯留在靠前的位置等待反击机会,贝尔被巴萨的左路进攻压制在了相对靠后的位置,威尔士人在快攻中不能及时前插接应维尼修斯的传球。

(图)贝尔在防守和进攻组织推进环节的作用已经不大,没能捞到什么运动战射门机会(1次射门来自于主罚任意球)让他看起来更加鸡肋。

皇马参与低位防守的人数很多,但边肋部区域的空当依然很大。从表面上来看,索拉里试图延续周中的防守策略,继续依靠三中场合力限制梅西,右路二人组联手遏制奥斯曼-登贝莱。从实战效果上看,右路防区的贝尔防守投入度并不高,威尔士人似乎不愿意像2016/17赛季那样深度后撤变身右后卫,迎击奥斯曼-登贝莱的球员还是卡瓦哈尔,瓦拉内和莫德里奇不得不向右侧移动填补肋部空间,皇马的防守重心右倾的幅度比较大,左路的空当就暴露了出来;梅西与拉基蒂奇之间的配合方式非常多变,两名球员都能在有球和无球之间切换,皇马重兵围剿梅西的策略很容易扑空。

(图)梅西在中路牵制了皇马的防守,拉基蒂奇有多种方式制造威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