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细胞克隆猴: 开启新药研发“灵长类”时代(2)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百科 > 正文

体细胞克隆猴: 开启新药研发“灵长类”时代(2)

2019-03-05 16:35 作者:admin

  生物节律的基础研究与转化干预目前亟须好的生物模型。2016年9月,张洪钧团队首次利用基因修饰方法,得到一批生物节律核心基因BMAL1缺失的猕猴。

  然而,通过基因敲除方法获得的第一代模型猴,容易产生嵌合体,这成了研究的最大阻碍。由于这一批猴的生物节律紊乱严重程度不一致,无法作为理想的动物模型。随着“中中”“华华”的诞生,研究人员开始思考,能否利用克隆猴技术,构建出疾病模型猴?

  孙强团队马不停蹄,在国际上首次获得5只遗传背景一致的生物节律紊乱克隆猴。

  “这个成果比首例体细胞克隆猴更进一步的地方在于,上次用的是流产胚胎的体细胞,这次用的是活猴的体细胞来克隆的,可以在两代猴之间进行比对。”蒲慕明说,更重要的是,此次克隆的是一种有疾病表型的猴,这首次证实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可以克隆成年基因修饰猴,进一步表明克隆猴作为疾病模型的有效性。

  “这些脑疾病模型克隆猴,未来将有助于解析脑重大疾病的致病机理、确立预警和早期诊断指标、进行干预和治疗等。建立基于疾病模型猴的非人灵长类平台,将成为中国脑计划的一大亮点。”蒲慕明表示。(本报记者操秀英)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