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饮食小康指数91.3:国人饮食回归本性了(2)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饮食 > 正文

2019中国饮食小康指数91.3:国人饮食回归本性了(2)

2019-03-05 19:10 作者:admin

过去北方人过冬不外乎萝卜、白菜,而如今,冬储菜的概念已经淡去,人们随时都可以吃到各种新鲜蔬果。调查结果显示,对目前的食品供应情况,22.4%的受访者非常满意,51%的受访者比较满意,20.3%的受访者感觉一般,6.1%的受访者不太满意,0.2%的受访者非常不满意。

从2014年开始,“中国饮食小康指数”对国人“厨房里最常见的十种食材”进行调查,本年度,分列国人厨房常见食材排行榜第一、二位的分别是鸡蛋和木耳。排在第三的是土豆,第四至第十依次是西红柿、猪肉、萝卜、大白菜、面粉、姜、葱。其中土豆不得不提,从去年的第十名一跃升至了第三名。

土豆,又名马铃薯,是史军最喜欢的一种蔬菜,不仅可以蒸着吃、炒着吃、炸着吃,还可以变成筋道的土豆粉,甚至可以用来酿制伏特加,史军称其为“餐桌上的变形金刚”。

史军喜欢土豆,不只是因为吃法多样,更重要的是,这些植物块茎可以提供几乎所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从营养的角度看,与大米、面粉相比,土豆拥有更多优点,它不仅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蛋白质,据说一块中等大小的土豆就可以满足一个成人一天1/4的营养需求。而且连维生素C、维生素B、矿物元素,甚至被现在的营养学家推崇的膳食纤维都有。除了缺少点维生素A和钙,土豆几乎是无可挑剔的全能食品。”

虽然相貌平平,但是土豆却是我们国家战略计划的一个主角,早在2015年我国便正式启动了土豆主粮化战略,力推将土豆加工成适合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实现土豆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的转变,使之成为继小麦、玉米、水稻之后的第四主粮。

甜口为何深得人心

国人的餐桌在变,口味也在变。在本年度“国人最偏爱的十大中国菜系”排行榜上,浙菜位列第一,粤菜排名第二,川菜获得第三名,湘菜、东北菜、鲁菜、苏菜、京菜、本帮菜、客家菜分别位列第四位至第十位。

在本年度“国人最偏爱的五种外国菜系”排行榜上,日本料理和韩国料理与上年度一样,保持着绝对领先的优势,继续蝉联第一名和第二名;意大利餐位列第三,美式快餐、泰国餐分列第四、五位。

在饮料的选择上,受访者最喜欢的饮料是白开水,其次是茶,再次是果汁,接下来依次是牛奶、酸奶、豆浆、可乐等碳酸饮料、咖啡、维生素饮料、矿物质饮料等。

酸、甜、苦、辣、咸,与上一年度相比,本年度 “国人最偏爱的味道”排行榜变化较大,“甜”首次击败其他四种味道,登上了榜首的宝座。其次是酸,第三是辣,第四名是咸,苦依然排名第五。

越来越多的人偏爱甜口,在史军看来这是国人饮食回归本性的一种表现,“嗜甜是我们人类的天然属性,糖就是生命所需要的能量和物质基础,这是写在人基因里面的事情,无法拒绝。人们最偏爱的味道之所以不断变化是因为人们的食物供给在不断地丰富,今天流行川菜,明天流行浙菜,一段一段流行过后,到今天为止,各种菜系基本都流行过了,人们拥有了足够丰富的选择,选择多元化的时候就是回归本性的时候”。

不过,史军提醒称,要适量均衡地享受甘甜,任何食物只要过量必然会引起问题。

(感谢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吕庆喆提供的支持)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报道)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