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所有人都不该用(2)
由于中药材的质量受产地、气候、采收季节及加工炮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同一种中药材的成分、含量及毒性也会有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会不同。
2. 中草药易被细菌污染
由于中草药来自纯天然,不可避免存在细菌污染的情况,当被细菌污染的中药注射剂进入人体时,会产生内毒素,要知道仅仅是一纳克的内毒素就足以让一个健康成年人出现发热、白细胞数目改变、皮肤炎症、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
曾经因为生产技术的问题一直难以去除,据研究报道,曾对某批次清开灵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后,该批清开灵注射液的内毒素已经远远超过了药典规定至少5倍以上。
不过近几年对于中药注射剂内毒素的报道及文献已逐渐减少。
幼儿园给无病孩子服处方药,园长被警方控制 / 视觉中国
3.生产工艺影响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
例如“刺五加注射液”成分比较复杂,对于生产工艺要求比较高。由于各厂家的生产工艺不同,杂质除尽过程就存在较大差异。没有除尽的杂质在人体中会被当作异物,在输液时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4.中药注射剂自身成分复杂
由于中药注射液是从中草药提取出来,而中草药本身成分复杂,复杂的成分难免诱发不良反应。
比如说“双黄连注射剂”由金银花、连翘、黄芩等3味中药材组成,金银花中的有效成分绿原酸是一种致敏原,黄芩苷是药疹反应的主要原因。
5.中国现阶段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标准并不完善。
2015年版中国药典只收录了5种中药注射剂,包括止喘灵注射液、注射用双黄连(冻干)、清开灵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和注射用灯盏花素。
公交车上的药品广告 / 视觉中国
除此之外,其余100余种中药注射剂缺乏严格质量控制,难以保障使用的安全性。
据报道,对12个厂家生产的双黄连注射剂质量分析发现,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的含量不统一。
而各种成分的不统一,将导致质量难以保证均一稳定,对人体的不良反应也会多种多样。
6. 中药自古以来并没有注射用的剂型
中药的给药途径主要是口服的方剂或者成药,同时还有外敷和针灸等,注射剂从来不是中药一直以来的给药方式。
钩藤中药材市场供销两旺 / 视觉中国
中药的复方讲究“君臣佐使”,这类似于西药当中的原料药和辅料,“君”药就像是三级火箭的脑袋,其它的药物主要是辅助“君”药送至需要去的地方(主要是特定的器官等),复方的作用就在于此。
然而注射剂把几个主要成分提取之后,破坏了中药本来的君臣佐使体系,搞得中不中、西不西,注射剂不像口服制剂,人体的消化系统作为天然的屏障,能挡住许多有害物质,未经验证直接打进血管里,自然容易出事。
不可否认某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实践中确实有其独特的冒险价值,但是中药注射剂目前确实存在很多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
在没有标准的临床安全评价、明确的不良反应、确切的使用疗效、安全的药品质量的情况下,我们作为普通人、普通患者,还是离得越远越好。
本文已由庆应医学院刘亦韦审核通过
参考文献:
[1].吴浈.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浈在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 [2015-10-07].
[2].孙世光. 中国已上市中药注射剂品种分析报告[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5):369-374.
[3].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7年)[EB/OL]. [2018].
[4].王力剑,金峰,樊若曦等. 康艾注射液不良反应/ 事件报告分析[A]. 中国药物警戒, 1672-8629(2016)-0609-05
[5].陈健,罗利雄,邓永忠. 药物辅料致临床异常现象的案例分析与讨论[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8):510-511.
[6].邢希旺,李永吉,冯宇飞,等. 中药注射剂致敏性与生产工艺相关性探讨[J]. 中医药信息,2012,29(6):52-54.
[7].雷有颖,张建怀. 刺五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2 例[J].临床合理用药,2015,8(4):87-88.
[8].程芳,刘兆平.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与关键技术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8):1052-1054.
[9] 中药注射剂,生死待重估。南方周末,201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