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名单能否回归竞赛“初心”(2)
2019-03-05 21:26
作者:admin
“从这次教育部认可的名单内容来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各类竞赛之间的整合,加强各类竞赛的宣传与介绍,从而正确引导中小学生参与竞赛。必须杜绝竞赛的功利化思想、商业化运作与普及化现象。”朱益明建议。
建议——
名单与高校自主招生无直接关系
“这个名单同高校自主招生是否认可没有直接关系,自主招生对竞赛的认可是招生学校的行为。”王烽特别强调。
2018年3月,教育部明确提出高考招生全面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罗志敏表示:一方面,自主招生政策赋予了高校更大的招生权,拥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将包括奥赛在内的学科竞赛成绩作为其录取新生的一个参考条件或必要条件。但另一方面,国家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高校招生的公正公平,一是将高校自主招生数额限制在一个比较少的比例,即目前不能突破5%。可以预见的是,今后一段时期扩大或放开自主招生比例限制的高校,只会是高职院校和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二是对占绝大部分比例的招生名额,只采取普通高招的方式进行,奥赛等学科竞赛成绩不再作为加分项目。
“这样做,不仅能有效减轻广大学生的学习负担,为他们营造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还可以尽可能地在维护高校自主办学权与保障高校招生公正公平之间保持一个平衡。”罗志敏说。
“我们对竞赛的关注,不能只是局限在是否可用于高校自主招生这一点上,必须回归到竞赛本身:是否真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特长与是否真正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成长。为此,更需要关注竞赛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公平公正性。全社会要对竞赛有合理认知,尤其是广大中小学校,不能唯竞赛而教学,必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朱益明说。(靳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