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朔:怀念褚时健 您的精神将永远传承(2)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中药 > 正文

秦朔:怀念褚时健 您的精神将永远传承(2)

2019-03-06 19:55 作者:admin

  “这里有的农民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所以要想管理他们是很有难度的。特别是像给果树打药,是很细致的工作。我们细到统一打药,要求打什么药,要达到什么效果,都必须认认真真打好。打完药后还要来检查,看真正打好了没有。但不允许打药的时候,就绝对不能打药,这个是有严格规定的。

  “再比如剪梢,要求做到通风、透光,像这些枝条,今年结了果我们就不要了,就把这个地方剪了。剪到树枝通风透光,果树产量才会好。我们有一个操作手册非常详细,细到具体剪多少厘米,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调整。树的树型跟人的头型一样,有的可以理短发,有的可以留长发,这个需要根据每一棵树的实际情况而定,才能得到好的效果。

  “要是没剪被我看到了,我就会跟他们讲,这个枝条万物生长是靠阳光的,阳光进不去了,树就枯了,树枯了,果子的口感也不好,到市场上就会不受欢迎。我们不能因为修剪把牌子砸了。搞农业就跟带孩子一样,你花多少心思,他就长成啥样。”

  肥料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褚时健自己去市场挑选鸡粪作原料,别的农户拎着鸡场装好的粪袋就走了,他把鸡粪倒出来,放在手掌上捏一捏,看看水分多少,有没有掺入木糠,如果有就讨价还价。他的果树肥料配方,混合了鸡粪、烟末、榨甘蔗后废弃的糖泥,每吨成本200多元,却比市场上每吨1000元的化肥效果还好。

  褚橙红了。对褚时健来说,七八十岁的成就感比“烟王”的成就更重要。

  他说:“当时玉溪烟厂几个老职工对我说,果树这个东西不像卷烟,进口一台设备进来,设备装好就会生产出卷烟来,橙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小苗入地以后,需要过几年才能挂果。当年挂果以后,不可能当年就有收益。果子挂果后能不能上市场,消费者能不能接受,都是问题,算一下等挂果的时候我都80岁了。我说闲着也是闲着,就当自己给自己找点乐趣吧,别的我也不会搞,我就喜欢有自己的一块小天地,然后把它做好。现在我的成就肯定不如做烟的时候大,但我的成就感一点不比做烟的时候小,甚至更大。”

  3 

  以75岁的年龄和病体,带着从新华书店购买的所有和种橙相关的图书,褚时健重新开始,打造了一个老龄创业者的传奇。

秦朔:怀念褚时健 您的精神将永远传承

  风口式的、速成的成功故事,我们听了很多。褚时健这样的故事,因其稀少,更显珍贵。

  他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不会离开我们。这是一种从内心涌出的内生动力,是任何外部条件的变化所不能剥夺、打垮、侵蚀的精神选择。褚时健的精神,不是一辈子赚多少钱的计算,但却支撑他走得足够远、非常久,而且始终保有人生的充实。

  中国企业家自有一种血脉源流,生生不息,褚时健为代表的企业家精神,是无可替代的宝贵资本。

  信任是社会资本的重要形式。今天,让我们真正地爱惜和珍重那些在一山一水之间,为了自己的尊严和社会的责任,竭尽全力追求极致的企业家们吧。

  走好,褚老!一生奋斗,一路平安!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