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戴耳机听歌,22岁姑娘听出突发性耳聋(2)
不少年轻人有着容易伤耳的不良行为,如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或私家车里听音乐,由于音量调得很大,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容易损害听力;还有人喜欢煲电话粥,一打电话就是十几分钟甚至一个小时,频繁地接听电话或长时间接听电话,是损害听力的一大原因,还可能引起神经性耳聋。
出现突发性耳聋应该尽早治疗,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对听力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因此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赶紧去做耳科检查:如总是要求别人重复他们说过的话;发现自己把电视的声音开得比平时大;与人交流时,总是漏掉部分谈话内容;耳内有振铃感(耳鸣);别人告诉你,你说话声音太大了。
健康贴士
预防听力受损掌握“60-60”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听力损失”是可以预防的,市民不仅要提高对听力损失及预防办法的认识,也要有早期诊断和日常护理的意识。
田保悦建议,预防耳聋、耳鸣,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这是因为当人情绪激动时,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可使内耳小动脉血管发生痉挛,小血管血流缓慢,造成内耳供氧不足,导致突发性耳聋。
预防听力受损应掌握“60-60”方法,这是国际上比较公认的保护听力的方法,指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60分贝,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饮食上,可以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如:海螺、紫菜、虾皮、动物肝脏、瘦肉、芝麻等等,可扩张微血管,改善内耳的血流供应,防止听力下降。
此外,还要慎用或禁用对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引发耳蜗损害最多的一种耳毒性药物。
健康数据
全球约有4.66亿人存在残疾性听力损失
3月3日是世界听力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11亿年轻人面临听力受损”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共有约4.66亿人(包括约3400万名儿童)存在残疾性听力损失(是指成人更好的那只耳朵听力丧失超过40分贝,儿童更好的那只耳朵听力丧失超过30分贝),占全球总人口的5%,大部分集中在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预计到2050年,全球残疾性听力损失人士数量或将增加至9亿多,相当于每10个人中就有1人存在残疾性听力损失。
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其中0-6岁的听力残疾儿童约有13.7万人,每年新生听力障碍儿童2-3万人。从2008年到2018年,十年间,中国的听力损失者人数从7400万上升至9600万。
是什么在伤害我们的耳朵呢?世界卫生组织称,目前约半数年轻人(12-35岁)在使用手机等设备听音乐时音量高于安全水平,这也是造成年轻人听力受损的主要因素,而听力损失往往是不可逆转的,保护听力已经是现代年轻人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