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致癌”?益生菌无益?这些食品安全热点值得关注(2)
2019-03-07 12:12
作者:admin
《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中,将“虹鳟列为三文鱼”不合适,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生食虹鳟不一定比生食大西洋鲑(三文鱼)更具风险,这主要取决于具体的养殖环境和工艺。虹鳟也是优质鱼,对虹鳟产品的品质、品牌宣传等方面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热点十一:美国环孢子虫感染事件解读
解读专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顾问 刘秀梅研究员
环孢子虫病是环孢子虫引起的,以水样腹泻为主要症状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被环孢子虫污染的生鲜食物或水感染,多发于6-9月份,很难直接人传人。建议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加强原料选择及过程控制,灭活和消除食品中可能污染的环孢子虫卵囊,确保生鲜食品和饮用水的安全。消费者应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食用不干净的食物和水,生熟分开。
热点十二:“职业打假”列入扫黑除恶名单
解读专家: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 罗云波教授
“职业打假”并不能有效提升食品行业的生产经营水平,以敲诈勒索方式牟取利益的恶意打假属违法犯罪行为,应依法取缔。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防范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科普动画竞赛”及“2018大学生食品安全科普动画创作竞赛”颁奖仪式。近60家媒体代表参与了此次活动,主办方以征集十佳评论语方式与媒体进行互动,并联合中国经济网进行图文直播,以期通过更为广泛的食品安全科普信息化方式传播,为公众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