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廈門市機構改革方案出台!設置市級黨政機構55個(3)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减肥健身 > 正文

重磅!廈門市機構改革方案出台!設置市級黨政機構55個(3)

2019-03-08 08:36 作者:admin

市政府外事辦公室、市海洋發展局、市體育局、市人民防空辦公室(加挂市民防局牌子)、市市政園林局、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廈門港口管理局、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市行政審批管理局、市機關事務管理局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副廳級。其中:

市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更名為市政府外事辦公室

組建市海洋發展局

在市海洋與漁業局有關統籌海洋經濟發展和漁業管理相關職責的基礎上,組建市海洋發展局。將市海洋與漁業局的漁船檢驗和監督管理職責劃入廈門港口管理局。不再保留市海洋與漁業局。

組建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將市國土資源與房產管理局有關房產管理職責,市建設局有關社會保障性住房管理職責等整合,組建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將市金融工作辦公室調整設置為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保留市金融工作辦公室牌子

將市政府派出機構市行政服務中心管理委員會調整設置為市行政審批管理局

將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承擔的有關牽頭、協調、指導、監督“放管服”改革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等職責劃歸市行政審批管理局。

《實施方案》對市人大、政協等市級其他方面的改革如何統籌推進?

市人大機構改革方面

整合市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的相關職責,組建市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作為市人大專門委員會,負責研究、擬訂、審議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民政事務等方面的有關議案、地方性法規草案,開展調查研究,開展有關執法檢查。市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更名為市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承擔推動實現黨內監督和國家機關監督有機統一方面相關職責。

市政協機構改革方面

將市政協經濟城建委員會聯系農業界和研究“三農”問題等職責,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的職責整合,組建市政協資源環境和農業農村委員會。市政協文史和學習宣傳委員會更名為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將市政協教科文衛委員會承擔的聯系文化藝術界等相關工作調整到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市政協教科文衛委員會更名為市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

深化群團組織改革方面

對於已經制定改革方案的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科協等群團組織,要認真組織實施改革方案。要根據中央和省委精神,加快推進其他群團組織改革。協同推進市區群團組織改革。

《實施方案》對事業單位改革方面作了哪些部署?

根據《方案》要求,在事業單位改革方面,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將市委黨史研究室與市政府地方志辦公室整合,設置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作為市委直屬事業單位。

二是將事業單位承擔的行政職能回歸行政機構,實現政事分開。今后,除行政執法機構按照中央部署推進改革外,不再保留或新設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改革后保留設置的事業單位,名稱不再稱“委、辦、局”。

此外,《實施方案》明確我市同步實施市屬事業單位劃轉調整,根據部門職責劃轉情況,堅持優化協同高效,按照“編隨事走、人隨編走”的原則,將職責劃出部門所屬相關事業單位及人員、編制劃轉給職責劃入部門。

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按要求改革后再調整隸屬關系﹔其他事業單位應隨主管部門調整,相應調整單位名稱﹔劃轉后職能相同或相近的單位,相應整合機構、精簡編制。

在強化機構編制管理方面,提出了哪些具體要求?

《實施方案》明確,要強化市委對機構編制工作的統一領導,嚴格執行機構編制管理法律法規和黨內法規,嚴格機構編制管理權限和程序,嚴禁越權審批。

堅持總量控制,嚴禁超編進人、超職數配備領導干部,確保改革后機構設置不突破中央規定的限額,行政編制不突破中央核定的總量,事業編制不突破2012年年底基數。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