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为本 全面小康强基础(2)
“身体健康、内心健康,国家也会充满朝气。”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奥委会副主席李玲蔚在谈到全民健身的发展时表示,我国参与健身的人日益增多,“一号难求”的马拉松比赛就是最好的写照。“这些现象说明,中国民众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热爱健身、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也在逐渐形成。”
加快医药创新发展
对于医疗改革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挑战,代表委员们也带来了务实的建议和提案。
全国人大代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副院长黎志宏建议,在医改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医务人员的主体作用。他说:“医务人员应当成为医疗改革的主力军,在改革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基层医护人员的意见,充分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统一思想、落实举措,让医疗体制改革迈上快车道。”
在谈到国产创新药的发展时,丁列明说,面对国外进口药的竞争压力,中国医药产业应自强,不断提升研发能力,在创新药的开发上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他也建议国家给予中国制药企业更多支持政策,鼓励和帮助药企自主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表示,推动医药创新,要进一步完善创新研发支持体系,包括优先评审政策的进一步细化、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支付体系、创新药进医保等方面,同时,针对创新药的审评标准,一方面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过高的标准要求。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原副院长丁洁对青少年健康教育问题十分关注。她指出,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到2030年,现阶段的中小学生都将成为社会中坚力量。丁洁建议,要完善健康教育体系机制,从幼儿园开始设立健康教育课程,编纂教材、提供专门师资。
“应建立稳定和持续的经费投入机制,落实教育经费、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经费中用于健康教育经费的额度,并建立有效的经费使用与监管制度。”丁洁说。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受癌症困扰的家庭以千万计,要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推进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着力缓解民生的痛点。”全国政协委员、山西医科大学校长李思进表示,在防癌行动中,应发挥核医学在癌症预防筛查、早期精准诊断、精准靶向治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大普及力度。
朱兆云认为,目前中医药在国外面临着质量一致性等问题。他说:“我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根据中药、民族药等传统药物的特点,进一步明确规范,促进中医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