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发展大局,共享时代荣光(2)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中药 > 正文

着眼发展大局,共享时代荣光(2)

2019-03-09 05:59 作者:admin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促进双向投资、推动贸易便利化、构建新型合作模式、搭建多元合作平台等方面积极探索;建设好大湾区,关键在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指示,针对性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成为科学编制规划、精心组织实施的行动指南。

  实地调查研究、多方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完善,规划纲要编制工作精益求精,体现了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科学务实的精神,最大限度凝聚共识。编制过程中,多种渠道充分听取粤港澳三地和社会各界意见,寻求最大公约数。

  围绕规划纲要制定和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有力有效推进各项任务,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四梁八柱”规划政策体系逐步架构形成,配套规划和实施方案陆续出台中,涉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青年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

  潮平岸阔,风正帆悬。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开局良好、进展顺利。

  伶仃洋海天一色,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珠海,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这一“国之重器”打通了粤港澳大湾区道路交通网,为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树立了典范。

  去年,广深港高铁香港段也正式通车。今年春节7天假期,广深港高铁发送过港旅客40万人次。

  香港退休医生钱茂林和妻子在广州养老多年,以往春节为了全家团聚,老两口坐过南下的大巴,在香港的孩子坐过北上的客轮。如今,广州南站到香港西九龙站最快仅需约50分钟,一家人两地探亲有了更便捷的选择。

  与香港连接的莲塘/香园围口岸,与澳门连接的粤澳新通道等大型跨境基建项目,都在加快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如有力的羽翼,将助推大湾区展翅高飞。

  从广州南沙到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合作项目建设,到推进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加速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建设,聚力打造深度合作发展平台的探索如火如荼。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导引下,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关键要素的加速流转已经启动,粤港澳大湾区正进入协同创新的新时期。

  在世界夜景卫星图上,从广州到深圳再延伸至香港、澳门,是灯光最璀璨的区域之一。在这里,一条融研发、转化、制造于一体的科技创新走廊正加快构建。

  踏上这片热土,人们感受到的不止是速度与激情,更是对创新与品质的追求。粤港澳大湾区故事的前言,就已精彩纷呈。

  大胆开路,创造先例——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事业也进入了新时代。

  “对香港、澳门来说,‘一国两制’是最大的优势,国家改革开放是最大的舞台,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是新的重大机遇。”习近平主席的谆谆期勉,让港澳社会感到暖心,更提振了信心。

  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一国两制”的应有之义,是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也是港澳探索发展新路向、开拓发展新空间、增添发展新动力的客观要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将更好发挥港澳所长,也有利于为港澳经济社会发展和港澳同胞到内地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真诚的关心、殷切的期许,落实于诸多方面的政策措施。

  ——科技部、财政部印发管理办法,推动中央财政资金通过科技计划项目资助形式拨付过境港澳使用。

  ——中科院和香港特区签署备忘录,共同推进中科院香港创新研究院建设。

  ——批准在澳门增设“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为便利港澳居民更好在内地发展,国家推出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可在多方面享受与内地居民同等待遇。

  ——为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广东省在南沙、前海、横琴建设了860多个孵化器和双创平台。

  ……

  粤港澳大湾区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条件下建设,国际上没有先例。要如何闯、如何试,开出一条新路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框架内,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创新体制机制,促进要素流通。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开局就着力创新,完成了诸多探索。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