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见绿 成都公园城市探索“温江表达”(2)
山水乡愁入画来。城市变美了,乡村更是一个大公园了。走进温江区万春镇,生态美丽宜居的乡村洒落在绿色田野上。位于温江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幸福村就是其中之一,先后获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四川省首批“四好村”,是公园城市的生动体现。
碧绿的湖面不时有白鹭掠过,田园绿道在花丛中延伸,湖边不时闪过骑行者,一座座乡村别墅掩映于茂林修竹……
村里的环境变美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这得益于温江在四川省率先启动探索“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还权赋能”为核心,以“要素流动”为关键,以“市场导向”为重点,全面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温江探索资源变资本,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通过节余指标收储流转、集体建设用地上市交易、原址利用、抵押融资等多种途径,对接市场盘活资源。
一系列探索创新,破除了农村产权对接市场的桎梏。幸福村在开展农村产权确权颁证、集体“三资”股份量化的基础上,通过农村集体土地资源与市场充分对接,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建设“幸福田园”新农村综合体,以打造湿地公园景观为特色,廊桥风景、环园绿道与川西林盘建筑交相辉映,已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依托独特的生态优势和良好的区位优势,深入推动一三产业联合,农旅融合发展,产村相融的旅游度假村落已具备雏形。”幸福村村主任宋香蓉告诉记者。
经过多年探索,幸福村基本实现“农民变居民、田园变公园、园区变景区”的产村相融有品质的就地城镇化,呈现出“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川西田园美丽画卷。
幸福村只是温江区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温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2018年完成农业增加值19.05亿元,同比增长3.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23元,同比增长8.2%。(王勇 袁波)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