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停腾爱医生后 腾讯或将布局互联网医院(2)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 正文

关停腾爱医生后 腾讯或将布局互联网医院(2)

2019-01-29 18:08 作者:admin

  到了7月份,腾爱医生App还做了一次全新升级,但这次升级后,关于腾爱医生的动态开始变少。而腾爱医疗战略也已经鲜少提及。2017年12月过后,腾爱医生的微信公众号停更。

  关停公告中提到“腾爱医生服务给各位合作伙伴带来诸多不便,深表歉意。如您还想使用类似腾爱医生的需求,我们建议您使用如杏仁医生等其他第三方工具。”

  随后,杏仁医生公关负责人向透露,一个月前已经开始承接腾爱医生的业务,全部接完预计要到年后。

  曾报道过,2018年8月9日,企鹅医生与杏仁医生签订战略合并协议,新集团公司统称为“企鹅杏仁”。企鹅医生由腾讯、基汇资本、医联、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于2016年联合创立,是面向都市健康消费群体的综合性互联网医疗公司。也正因如此,在腾爱医生关停后,有人认为腾讯是在整合内部业务。

  医疗业务收紧,或将拿到互联网医院牌照

  如果从腾讯业务探索的路径来看,关停腾爱医生似乎早有征兆。

  2017年8月份,腾讯推出了医疗AI产品“觅影”,并在当年11月份承接了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建设。此后,这个“意外”诞生于原互联网+合作事业部的医疗AI产品成为腾讯医疗战略重心,并开始频繁亮相。

  在2018年互联网+峰会上,陈广域曾提起一段往事,两年前,陈广域在北京参加互联网+峰会时,一位医学专家当着他的面说,“你们现在做的事情不能代表腾讯公司,腾讯应该从更大的格局、更大的立场提出好的做法,承担怎样的责任和推动工作。”

  在当时,腾讯通过投资网罗了国内大半的互联网医疗独角兽:丁香园、微医、卓健科技、医联、好大夫、企鹅医生、碳云智能等。此外,腾讯自己还做了微信智慧医院、检测血糖的智能硬件产品“糖大夫”、智能健康顾问“腾讯睿伴”、腾爱医生等。

  “我们来的比较晚,其实没有想清楚腾讯在医疗领域可以做什么。”陈广域在2018互联网+峰会上说,“现在想清楚了,腾讯做什么?人工智能、大数据、支付模式,腾讯应该去做目前看不到商业价值和机会的事情,因为腾讯有足够的时间等待这个领域的成熟和成长”。

  而关于什么业务自己做、什么业务选择对外投资?腾讯互联网+医疗业务负责人常佳曾在2018年4月份告诉,“腾讯做医疗,一开始是希望投资完全顶起来。后来腾讯组建了自己团队的原因在于,医疗的复杂性,纯粹靠投资而没有集中的推动会比较困难。”

  常佳提到的推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是核心能力和核心接口,比如微信支付医院,太核心的只能自己做,不能给出去;还有事情需要相对长期的投入,我们要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并且做好长期没有可见商业模式的准备,这不是特别纯粹的医疗公司能承担的,需要集团化的支撑会比较好。”

  2018年9月30日,腾讯宣布调整组织架构。医疗健康业务被划分到新成立的CSIG事业群。该事业群将重点聚焦To B、To G类服务,还包括腾讯云、优图与互联网+、教育等产品。

  了解到,目前,腾讯医疗健康事业部负责人是陈广域,向腾讯高级副总裁丁珂汇报,原腾爱医疗副总经理王少君任医疗健康事业部助理总经理。

  2018年11月初,在架构调整一个月后,丁珂谈到,未来腾讯医疗健康业务的突破点将聚焦在三个核心能力和两个重点学科:一是包括电子健康卡、医保支付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腾讯医典服务;三是医疗AI。两个重点学科则是肿瘤和妇幼。

  腾讯延续了其电子健康卡、医保支付等基础设施建设业务;腾讯医典则是一款医学科普产品,于2017年12月29日宣布上线,腾讯医典成立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打造一个可持续、可信赖的平台,连接医生和患者,缓解医疗信息的不对称;医疗AI则被认为是腾讯在医疗领域弯道超车的机会,腾讯内部医疗AI相关业务多线并行,比如腾讯觅影融合了腾讯优图、AI Lab等多个AI实验室的技术能力;而医疗AI实验室主要做自然语言理解、医学知识图谱等基础技术研究。

  这次调整业务后,腾讯收缩了其医疗业务,将重点学科放在肿瘤和妇幼,此前的慢病管理并未提及,而且继续发力大数据与AI。按照新的业务聚焦方向来看,此前布局的血糖监测硬件设备“糖大夫”、智能健康顾问“腾讯睿伴”等可能都会面临关停的命运。但对此,腾讯公关告诉,“目前并没有服务变化的消息。”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